2017年
奋力拼搏,发展成绩来之不易
奋勇前行,续写乐清美好篇章
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920亿元 增长9.1%
财政总收入140亿元 增长9.2%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9.4亿元 增长7.5%
限上投资684.9亿元 增长13.9%
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28.5亿元 增长13.1%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45万元 增长8.4%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4万元 增长9.2%
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大多数居温州市第1
且增速位居前列,巩固和提升了在温州的排头兵地位
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
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保护投资、民间投资均增长10%以上
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
出口总额增长5%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
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综合实力有了新攀升
发展动能有了新增强
城市品质有了新提升
民生福祉有了新改善
政府建设有了新加强
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正风肃纪常态化机制逐步形成。
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
关键致力于八方面工作:
必须把握好三个方面:
必须坚定扛起新使命。
必须敏锐把握新机遇。
必须全力展现新作为。
1
2
3
2
3
4
5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省级工业强市综合评价连续3年居全省第5
现代农业发展加速。4个乡镇、7个基地被列为省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创建单位
开放动能加速集聚。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4.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043万美元
创新动能不断增强。全市R&D经费支出24亿元,增长22.6%
投资动能有效激活。总投资百亿元的37个重点项目集中竣工投用,总投资200亿元的两批20个省级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改革动能持续激发。整治提升低小散企业5408家
生态环境加快优化。国控断面和市控断面全部实现剿劣,619个劣Ⅴ类小微水体完成销号验收
区位优势加快提升。完成重点交通项目投资67.56亿元、增长78.2%
城市更新加快推进。强势推进大拆大整,完成“三改”249万平方米,处置违法建筑586万平方米
配套功能加快完善。建成供水管网97.7公里,新建市政燃气管道21.3公里
√
√
√
√
审批效率持续提速。1162个审批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326个事项实现“零跑”。
法治建设不断加强。行政处罚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省级试点深入推进。
作风建设扎实推进。公共财政预算一般性项目支出压缩5%,“三公”经费下降14.2%。
扶贫攻坚强力推进。实施精准扶贫,统筹欠发达地区发展资金1.63亿元,落实发展项目380个。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8.4%、81.1%。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投入基建资金4.2亿元,新建校舍9.2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示范文明城市。荣获“中国木雕艺术之乡”称号。
社会治理得到加强。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全市总警情下降20.5%。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温州市委和乐清市委的决策部署,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围绕“坚持二轮驱动、推进三大转型、建设四个城市”一张蓝图绘到底,决胜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续写改革开放新篇章,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继续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
“
推进农业现代化。
推进精准扶贫攻坚。计划统筹欠发达地区发展资金1.4亿元,安排小额贷款9000万元。
推进山老区设施建设。
确保实现较高水平的省平安县市“九连创”,夺取省平安“银鼎”。
提升现代服务业
基础设施建设
创新社会治理
新旧动能转换
深化改革开放
环境综合整治
社会民生建设
推动乡村振兴
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内畅外快、互联互通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加快市政设施建设。
加快水利设施建设。
加快电力设施建设。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电气产业改造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全力打造世界级先进电气产业集群。
大力培育新兴产业。谋划布局嵌入式软件、半导体芯片、高端传感器、智能微电机、汽车电子控制模块等高新产业,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着力积蓄科创动能。发挥“千人计划”产业园、智能装备科技加速器的集聚效应,改造提升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加快打造电子信息科技加速器。
做大做强企业梯队。继续保持推进企业上市的良好势头,力争3家企业报会、3家企业报省证监局辅导备案、6家企业完成签约,梯队企业数量达到50家。
全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全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打破信息孤岛,实现部门数据共享。
全力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实现乐商回归到位资金95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6000万美元以上。
促进城市有机更新。全力打好城中村改造决胜战,大气精致推进城市建设。
加强城市精细管理。全面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狠抓环境问题督改落实。
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大力度推进45个公办幼儿园建设。
全面发展卫生事业。开工建设市中医院扩建工程,建成市人民医院扩建工程。
全面夯实社会保障。新增就业人数1.4万人,加强养老机构建设。
着力打造全域旅游。加快把雁荡山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着力优化商业布局。开工建设等项目中能滨海环球中心,加快蝴蝶广场、大荆城市综合体建设。
着力培育新兴业态。实现网络销售额增长20%。
1
第三产业提档升级。全市三产比重达52.7%,全市游客总量达152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58亿元
1
2
3
4
5
7
5
8
6
2018年
一图读懂政府工作报告
全面活跃基层文化。建成投用市博物馆。
主要指标争先进位。
扫一扫 看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