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联盟提振组织力 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海燕 实习生 徐振程
1月15日,虹桥镇迎来了2018年首个主题党日活动。当天晚上,该镇59个村近3000名党员按照地域相近的原则分别在16个党建联盟共学十九大精神、共论乡村振兴。
为牢牢把握乡村振兴这个发展机遇,虹桥镇全面推行“党建+”理念,以党建联盟提升组织力,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精心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农村新图景。
联盟共学晒思路
1月15日晚,在虹桥镇北村会议室,南村、北村、龙泽、下村等4个村组成的南阳片区党建联盟主题党日活动吸引了190名党员参加。
同日,东街、七村、八村、东垟等4个村组成的中心村党建联盟,在镇政府会议室开展学习;瑶岙党建联盟学习会在虹桥七小举行;邬家桥、一村、西街则举行新锐党建联盟学习会。
在学习会上,与会人员纷纷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进行十九大知识测试等。
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纷纷晒出2018年的工作思路。“2018年我们要紧抓‘红色细胞’工程、提高党员觉悟,将门前三包落到实处,加快推进邬家桥段200米河坎建设。”“2018年我们北村将做好环山路卡口段两侧人行道铺装建设,投资50万元改造提升中心菜场花坛”。
据虹桥镇党群办工作人员介绍,去年9月15日,长山前、长山后、下桥、塔桥、武宅等“长山五社”和仙垟陈、仙垟赵、上仙垟、下仙垟等“四仙垟”率先召开党建联盟学习会。10月15日,环城西路所在的三村、四村、龙坦村等3村和中心建成区所在的东街、七村等村随后开展学习。党建联盟共学的形式改变了以往各村单打独斗的状况,几个村联合学习,落后村向先进村学习,促进了联盟内的村庄共同进步。
据悉,去年以来,虹桥镇在“两范两促”对标立标活动中,为全面提升党建渗透力进而促村村过硬,按照“抱团建盟、互助互促、整体提升”的总体思路,将地域临近,各有特点的村庄组建党建联盟共学,打造具有虹桥特色的“10分钟党建共建圈”。目前,该镇已建成15个党建联盟,实现了100%全覆盖。
“这次学习是2018年第一个组织学习会,这个月学习采取联盟共学的形式开展。”虹桥镇党委委员赵爽说,党建联盟共学活动一年开展两次。其中,岁末年初开一次,由各村晒各自的年度计划。年中开一次,由村干部汇报各自村计划事项的进展情况,各村互相点评,让党员参与其中,从而实现党建联盟村合作共赢谋发展。
班子凝心谋发展
镇党委书记联系南阳片区党建联盟,镇长联系中心村党建联盟,镇人大主席联系“四仙垟”党建联盟……1月15日晚,在各党建联盟学习的同时,虹桥镇15名班子成员也一一到所联系的联盟学习会现场,做主题为“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争当时代探路者”的党课。
当晚,镇三套班子成员在学习十九大的同时,第一时间贯彻市委全会精神,并与村党员干部一起进行交心和沟通,帮助党员干部更加明确作为一名党员怎样履行好党员义务,怎样更好地支持村里的发展,让党员干部更加凝聚发展力量,坚定发展信心,共同为村庄发展注入新动力。
“我们严格落实六制六规范,严格按照‘制定方案、提前告知、召集会议、党员签到、佩戴党徽、交纳党费、通报到会情况、通报主题、重温入党誓词、诵读党章、组织学习、交流发言或辅导党课’等程序要求开学习会。”该镇主要负责人说,这次学习会还是一个立规矩的会议,既要立党组织的规矩,还要立开展学习会的规矩,更要立党员的规矩,从而不断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虹桥发展的优势。
据了解,党建联盟按照一个核心,联盟协同发展;三项组织规则,包括一个班子成员联系、一个示范村牵头、一个固定场所集中议事;四项活动制度,包括主要领导轮流每月上党课、班子成员牵头每月议事共商、联盟每半月召开一次现场分析座谈会、各村党员每月义工同做,营造你追我赶、互助互促、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一个支部一个战斗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虹桥镇班子成员牢牢抓好每个联盟、每个村的学习,定期上党课、下村走访,进行积极引导,起到干部带头“领着做”,党员之间“比着做”,围绕中心“拼着做”,从而引导各村党员干部发挥主力军作用,有效促进当前大拆大整、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的落实。
积分管理激活力
走进大乌石村,只见村庄干干净净。房前屋后,村民自栽盆栽绿化,看起来赏心悦目。1月15日,大乌石村村民郑倩果、蒋华安、潘通清等获评“门前三包五星示范户”。27名党员获评“门前三包四星示范户”。据了解,该村党员共有47人,以党员示范为带领,引领村民做好门前三包。
这是虹桥镇实行积分管理,将党员纳入星级管理,从而促进“人人是示范户”的缩影。日前,该镇已评出600多户示范户。
“本次会议应到285人,实到280人……”在1月15日的党员学习会上,请假的少了,实到的多了。今年1月,虹桥推行农村党员积分制管理办法,围绕“从严管理党员队伍,全力锻造党员铁军”这一目标,对党员学习、党员义工和党员走访等三项重要指标采取项目化管理和积分制考核,探索解决农村党员活动组织难、作用发挥难、表现评价难等问题,进一步激发农村党员活力。
据悉,积分制管理总分100分,每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减分。得分低于60分者,一律将党员关系迁至红色帮带中心,进行帮带教育整改。
积分管理对党员不参加三项活动情况进行扣分,无故不参加党员学习一次扣10分,有书面请假的,一次扣5分;农村党组织围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每月组织开展党员义工活动,一次没有参加党员义工活动的扣5分;走访联系群众方面,一次没有走访的扣5分。对于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及以上处分决定的党员,一次扣20分;对党员违反乐清丧葬礼俗整治工作相关规定被虹桥镇工作人员查实的,一次扣5分,被乐清市查实的,一次扣10分。
同时,对带头配合推进镇村做好“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等重点工作,认真撰写学习工作心得体会的党员,经村党组织书记、驻村干部和工作片审核后报备镇党委,每次加2-10分。门前三包达到五星级的,加10分。
该镇通过奖罚分明的措施有效激发党员活力,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党建为民利民生
纵观虹桥镇各大强村,均以党建工作为第一抓手,引领村庄发展。
近日,在东街村育红路上,党员干部聚在一起打扫卫生。去年以来,该村对育红路、新丰路、幸福东路、飞虹中路等路段人行道全部翻新,村民出行更加方便。
这是东街村党委以党建为抓手,积极开展中心各项工作的一个缩影。该村探索建立了“一路一牌一支部”制度,5个支部书记担任路长,分别负责村里5条主要道路。5条路的路口设立了支部联系路牌,各路长定期组织本支部党员对负责的道路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相关政策宣讲等行动,确保每条街有支部管,每个点有党员抓。
在建强村,打造了全镇第一个党建文化展馆,内设有村情村史、新农村建设、党建情况、追寻红色记忆等板块,打造“活力建强”,吸引了村民前来参观。该村进一步加强红色阵地建设,坚持以党建+品牌为载体,实现抓好党建促经济,抓好经济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化废为宝增收入
在钱家垟村,去年上半年刚建好的标准厂房年租金达175万元,吸引了企业入驻,共有员工500余人,不仅提高村集体收入,也带动村民的经济收入。
“在厂房建成前,这里是违章建筑,我们积极进行拆违,投资1300多万元进行拆后空间利用,村庄面貌也发生了大变化。”该村党支部书记杨瑶强介绍。
建设一片新村,兴旺一方特色产业。钱家垟村发挥新动力不仅于此。去年下半年,该村对1500平方米的菜市场进行提升改造后,出租了100多个摊位,年租金达60万元。去年该村引进的汽车检测厂,以土地租赁入股,土地租金一年为30万元。据统计,2018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超过400万元,比往年翻了一番。
杨瑶强说,该村每月28日召开村剖析座谈会,党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找存在的问题,并认真整改,从而促进村中心工作的有序开展。
钱家垟村的发展并非个例。近年来,虹桥镇因村制宜,做强农村产业,以出租地皮、改建工业园、利用“三改一拆”重整资源等措施,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谋划落实到位。
东街村的商贸城、地下超市、新泰家具城等一批项目,每年为该村村集体带来上千万元的收入;溪西村在十几年间集体资产达到1亿多元,年收入550万元;建强村将原废品收购点改造成宝鑫购物中心,不仅提升了虹桥西城片消费层次,也为村集体每年带来320万元的租金收入。
环境整治换新颜
走进邬家桥村,原本脏乱差的面貌已不复存在,25个景观式垃圾屋出现在村庄的各个角落。干净、整洁是外人对该村的第一印象。
邬家桥村有常住人口1500人,外来人口3300人,由于人口众多,人员复杂,该村的环境较为凌乱。自虹桥镇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以来,该村积极行动起来,干部带头,党员、村民代表参与,众志成城参与环境整治,对被“牛皮癣”污染的墙体进行刷白亮化,清运了上千车的陈年垃圾,平整了两块面积达十几亩的荒地。其中位于村楼门口的一块,已经建成停车场,可停车辆150辆,既有效解决周边停车难问题,又美化周边环境。
邬家桥村党支部书记林时安说,在党建联盟圈建强村的带动下,该村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推进门前三包垃圾分类。接下来,还将进一步推进虹桥西路邬家桥段的延伸工程和井头片旧村改造。
在当下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热潮下,邬家桥摘掉了软弱落后帽子,完成了从后进到先进的华丽转变。
道路整洁了、小广告不见了、陈年垃圾消失了、绿化多了。事实上,虹桥多个村庄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统计,2017年6-10月份,清理了24500吨垃圾,比往年多了8500多吨。
如四村成立了保洁队、妇女队、宣传队、督查队、检查队等志愿队伍,每支队伍按照各队职责开展清理乱堆乱放、清洗“牛皮癣”、清理陈年垃圾、清理后检查等工作。清理“牛皮癣”后,贴上让人耳目一新的广告宣传语。
村民连杰说,原本动不动死灰复燃的“牛皮癣”终于得到了根治,村庄看起来清清爽爽。
大拆大整通关卡
近日,在北村环山路,一条长280米、宽16米的道路顺利通车。由此,村民到下村、南村、信岙、南岳等地更加畅通。
村民吴思明感慨地说:“这条路已经说了整整30年了,一直没能打通。快过年了,很多外出的村民都要回家,道路畅通了,今年不用担心堵车了。”
此前,这里是条宽3米的小路,勉强能让一辆小车出入,有时碰到火灾,消防车根本不能进去。被虹桥镇称为环山路卡口,此卡口的打通让村民拍手称快。
据悉,环山路是通往蒲岐、南岳,连接信岙工业园区的交通要道,东片区交通循环由此全面贯通。
该路贯通前,被11间房屋挡道,北村两委做了积极的努力,涉及该地块的村民均积极支持,同意拆迁。该工程于去年12月7日开始施工,仅用了20多天就完工。
与此同时,与此路仅数十米之隔的投资120万元改造提升的中心菜市场也进入收尾阶段,进一步提升了该村的形象。
近年来,虹桥镇陆续打通关卡。在此之前,通往附近乡镇主干道的路口龙坦路口成了拥堵的路段,每天上下班高峰期非常拥堵。这里有一处历史悠久的百年老宅因为拆迁安置问题一直未能解决,而横亘在马路中间,成为当地居民一直解不开的“死结”。虹桥镇开过数百次协调会,组织工作小组开展入户调查,并逐户做思想工作,向住户讲解政策。经过协调,终于取得了住户们的支持,并于2017年初顺利通车。
据虹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虹桥镇完成卡口攻坚清零任务。包括龙坦、里弄巷、瑶岙全部实现贯通,一心四区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三纵三横道路网布局全面完成,虹桥小城市培育迈出新步伐。
虹桥镇共有59个村
年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有51个,占86.4%
年经济收入1000-3000万元的1个
年经济收入200-1000万元的14个
年经济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1个
年经济收入100-200万元的10个
年经济收入20-100万元的25个
瑶岙党建共同体水心文阁。
学习会上党员重温入党宣誓。
北村分发有党员联系方式的新年台历。
拆后空间利用的仙垟陈工业园区焕发新机。
北村环山路卡口整治前道路狭窄
北村环山路卡口整治后四通八达
整治前的溪东村口
溪东生态文化公园提升村形象
有150个车位的邬家桥停车场
本版图片由虹桥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