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拾一路的落英缤纷 ■王常权 拿到兴言先生的文集《在时光里漫步》,阅读起来发现文章的内容编排与众不同,有些题材类似的文章没有编在一起,会有一种跳跃感。仔细一看,原来书中的文章是按成稿的日期编排的。 这样的编排方式符合作者出书的意愿,兴言在书的后记里写道:“十年了,我用手机陆陆续续地写着一些东西,记录着感受,记录着人生。”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本《在时光里漫步》是作者这十年间的日记。 让时光回到18年前,在乐清市的一次“双推双考”中,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的宣言里,31岁的兴言被推到了乐清市教委副主任的岗位上。这正是干事业的黄金年龄,兴言也没有辜负组织的培养和大家的期望,忘我工作。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由于劳累过度,他得了腰椎间盘疾病,结果一拖再拖,成了顽疾。 2008年8月,兴言因腰椎间盘疾病住院了,一个干事的人躺在床上百无聊赖,是一件很煎熬的事。就在住院期间,兴言开始用手机写文章,无计划没目的,很大原因是为了忘掉病痛、消磨时光。 这样流水账般的写作时光持续了十年,兴言也创作了近300篇散文、诗歌和短篇小说,内容集中反应了他这十多年来工作、生活和学习方面的感受感悟。文集的编辑写道:“作者扎根于生他养他的那方土地,坚持说最真实的话,写最贴近的人和事,字里行间从始至终都透露其对家乡浓浓的依恋,对亲情友情的珍视和对工作的热忱。” 就我个人而言,兴言的文集我看得最仔细的部分,是他写家乡的文字。他的家乡,也是我的祖籍地,南塘镇珠南村青墩自然村,也就是文集中经常提及的自然村。这一片地域,东濒乐清湾,与玉环县隔海相望;南接南岳,划滩涂为邻;西隅虹桥镇南阳村,以碑志为界;北毗清江镇,分田塍作记,古称“塘垟”。 我对塘垟的印象,是儿时在祖父母的言谈中得来,因此当我在文集中看到《南塘老街》《春天的约会》《南浦山尖》《孝吉叔》《冬至》《珠山》《友发师傅》《看海》《观潮》这些篇章时,感觉把儿时记忆重温了一遍。 比如《孝吉叔》中写道:“夏夜纳凉时,孝吉叔房前道坛上黑压压地坐满人。这时孝吉叔便在屋檐下的竹椅上落座,摇着蒲扇有声有色地讲起故事。讲到关键时刻,孝吉叔一般会突然站起来,摊开双手。一些人边睁大眼屏住气生怕会发生什么事。”我一边阅读一边就会想起祖父母当时经常提起的“白头发孝吉叔”。 还有《冬至》里的二姐和二姐夫,我也是儿时就认识的。他的二姐和我家在一个镇上,有天我路过她的门口,她告诉我:“你要喊我‘姣姣’(姑姑的意思)。”时隔三十多年,看到兴言的文字,再回想这位“姣姣”当年认亲的一幕,真是言犹在耳。 兴言长我一辈,是我的族叔。说起这位族叔,我有时候觉得他古板得可以,他对亲情的认定有着传统的固执。每回见面或者通电话,他总是把“叔叔要怎样”当成前缀。有天中午遇到,我问他上哪儿,他说:“去你婶单位食堂吃饭”,让我觉得他古风犹存。 其实这就是兴言的性格决定的,认真自省,守常重情。看他文集中的《今秋》《考试》《诊所故事》《抗御“海棠”台风记》《谈竞岗》《我的笔名》《谈点心态》这些文字,无一不体现出他严谨、务实的工作和生活态度。 就说他用兴言这个笔名,他也郑重其事地在《我的笔名》一文中予以解释。“本人曾用名连西,父母请人给起的,连属姓族辈分,西是在兄弟里边排行第三。念初三时,在班主任和几个要好同学的怂恿下,改为现在王誉这个名字。誉字是兴言两字上下结构组成,意为喜欢说话,而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一派严肃,甚至有点过分讲原则了。 在工作或者说在仕途上,兴言称得上少年得志,一帆风顺的。26岁当校长,31岁担任教委副主任,34岁任乡镇一把手,对一名农家子弟来说,这样的一番作为,当然离不开他自己的好学奋斗。现在回头看兴言笔下的这些文字,我觉得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认真自省。 都说曾国藩在日记和家书里经常有自警自责的记录,而在兴言的文字中也能看到同样的记录。《时光里的漫步》里的篇章,虽然不是日记体,但也是兴言以时间的顺序编排的,从中可以看到他的心路历程。我想,如果他的同学朋友、同事和亲戚看到这些文字,肯定会对兴言这十多年来一路走来的境遇感同身受。 当然在严肃之外,文集里还有很多短文是兴言的生活随笔,有游记、记人、叙事等题材。当我读到他的《郑芝先生》《登白龙山》《雁山的月亮》《收获》《河菱池》《胖嫂捉鸭》《救命》等文字,都能感到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感受到这位“年轻老干部”浓烈的生活情趣。 还有他的诗歌和短篇小说,也从另一个方面向读者展示一个全方位的兴言。对于《在时光里漫步》书中的三部分内容,应该这么去看待,散文随笔是作者理性的思考和生活的情趣,可以了解他的行状;诗歌是作者对生活感悟的提炼,可以欣赏作者的文笔;小说则是作者对生活的总结和热爱,可以看到他的情怀。 我很喜欢看一位作者描述自己生活的文字,尤其是像兴言这样经历丰富的人生,他就是这么怀抱着一颗平常心,坚持书写自己认可的文字,经历自己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累积自己生命的厚度。其实书名《在时光里漫步》就已经说明了一切,慢慢走,去欣赏,俯拾一路的落英缤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