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滑上的速度与激情 ■戚梅丽 1月12日下午,笔者在柳市镇春晓幼儿园里看到,几个五六岁模样的孩子戴着头盔,脚穿轮滑鞋,手里拿着一根“金箍棒”不停地旋转。教练汪路建不停地矫正孩子的动作。“迎新年想喜庆点,我们就植入孙悟空挥舞金箍棒的历史元素。”汪路建称最近正在为幼儿园的期末文艺汇演排练轮滑节目。 很傻很天真的青春 说起轮滑,很多人会想到速度轮滑的冲刺撞线、花式轮滑的变化多姿、极限轮滑的自由飞扬,一幕幕,都岂是一个“酷”字能言。这是一种青春的历程,也是汪路建曾经的“芳华”。 当你路过轮滑的世界,轮滑便逐渐成了你的全世界。汪路建也是无意间路过,看到别人踩着“风火轮”像追风少年一样酷炫,他就着了迷似的想学,感觉整颗心都要呼之欲出,想要去唤醒沉睡在脚尖的精灵。 “我起步很晚,大学才开始学。”汪路建笑着说,那时候想法很单纯,就觉得轮滑是项很耍酷的运动,有很高的回头率,还能吸引女孩子。当2002年穿上第一双轮滑鞋后,他便一发不可收拾,越滑越喜爱,因此还结交了志同道合的女朋友。通过不断的努力,四年后他考取了轮滑教练资格证。 把兴趣发展成职业,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汪路建算是幸运的,2004年大学毕业后,他便到了温州某轮滑俱乐部从事轮滑培训工作,把轮滑这项兴趣真正发展成为自己的职业。 用了十几年时间普及 “一开始在各个广场开展训练,专门针对幼儿及青少年进行培训。”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集梦想与兴趣于一身,没日没夜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要上120-130节课。重复的理论教学、不停歇地实际操作,一天下来,整个人都快要累散架了。但是第二天依然热情满满地面对每一名学员,汪路建说这大概就是轮滑带给他的能量和乐趣吧。 轮滑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平衡性和灵活性,还能给他们带来自信和满足感。汪路建在教学生涯中碰到一名“特别”的学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事业方向。一名七八岁的女孩在动作、智力各方面都低于常人,但是她却很想学轮滑,别人需要练一节课,她起码要练三节课。“这孩子非常努力,不休息也不喊累。”汪路建被她的毅力和认真感动,最让他欣慰的是孩子的家长说自从她学了轮滑后,整个人自信多了,也爱讲话了。几个月后,这孩子居然跟其他的孩子一样踩着轮滑鞋自由自在地穿梭在人群里,还不时地变换着花样。 教练,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通过几年的推广培训,乐清学轮滑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得到了幼儿园、小学的青睐,也得到了乐清市体育局的大力支持。 2005年,柳市镇春晓幼儿园首次将轮滑纳入幼儿园常规课程,深化拓展幼儿园健康特色教育,打造轮滑特色教育模式,这也是温州首家将轮滑设为常规课程的幼儿园。目前,乐清有两三千名轮滑学员,其中有四五十家幼儿园将轮滑纳入了幼儿园常规课程教育,有近三十所小学也引进了轮滑社团课。 2013年,乐清市轮滑协会成立,汪路建担任会长。“社团成立之后,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能更好地开展各类轮滑赛事。”比赛是孩子的成长平台,汪路建带着轮滑小将们“东征西战”,取得了不少的荣誉。在今年的温州市第十六届运动会上,主委会首次将轮滑作为比赛项目,而汪路建带着7名学员就抱回“三金一银”。 打造乐清特色轮滑项目 轮滑运动作为一项融健身、娱乐、趣味、时尚为一体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近年来越来越受广大市民的喜爱。特别是阳光体育进校园后,“轮滑进校园”逐渐在乐清各个幼儿园、中小学普及开来。 “虽然现在学习的人比较多,但是特色轮滑项目还不强。比如我们乐清的选手在速滑上多而不精,在自由式、速桩、轮滑球等项目上又欠缺专业人才。”汪路建称这样造成比赛时有些项目报不了名,有些项目难以拿到好的名次。 随着轮滑运动越来越受重视,乐清市体育局及各个学校也加大了对轮滑的人力、物力上的投入。如乐清市实验小学根据学校自身条件欲打造速度过桩特色轮滑场地;乐清市康德寄宿学校将打造速度轮滑特色教育基地;柳市镇第六小学准备开设轮滑球项目…… 通过打造不同特色的轮滑示范学校,组织各种规格的轮滑赛事,乐清将进一步加大对阳光体育的支持和投入,积极摸索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不断促进轮滑运动在学校的发展壮大,全面提高幼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