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增谊 不久前的一个上午,我站在磐石自家屋前,看到一个四十开外的中年男子,手提公文包,急急忙忙向我走来,说“内急”请求提供“方便”。我急把他引进自家卫生间。他出来后连声道谢,说自己第一次来到贵地,找了两个村都找不到公厕。 在农村,公厕看似个小事,却是个大事,让人真切感受到“小厕所”关系大民生。为此,笔者前段时间“走访”了五个村九个公厕,发现两个公厕的门早被封死,一个被“收购”他用。另外的六个只有一个地面干净,显然是刚刚打扫过,其余的都很脏,向周围人一打听,管理人员几天才冲洗一次。 当前都在开展文明城镇创建活动。笔者认为,应该把农村公共厕所管理人员纳入环卫队伍,由乡镇(街)、社区环卫机构管理,定岗位、定责任,做到事有人干、有人管,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下去监管检查,建立奖罚制度。同时,在厕所外面醒目的地方张贴导厕标识牌,便于外来人员寻找。乡镇(街)社区应及时把“厕所革命”的改造,提升到农村民生和乡村发展高度,并列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由财政分别拿出资金,制订相应的扶持政策。 (作者为本报通讯员) 农村公厕有待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