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4版:文化周刊·悦读乐写
3  4  
西霞桥的白鹭
纸质的情人
老家的老床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无标题
2018-01-12

    「序与跋」

    ■刘文起

    王纪芳、吴应钿的新著《古城故事多》,是一本蒲岐古城的百科全书。它包罗了蒲岐老城的历史掌故、风俗人情、街名地名和蒲岐近代五行八作的名匠名人。照理说这种资料性的史类书稿,对文学性的要求不高,只要字顺文从即可。对作者立意的要求更是不提,情感藏在笔锋里就好。可我读此书,并没有读史料的枯燥感觉,却有故事可读性的愉悦。为什么呢?因为本书除了知识性外,更有丰富的文学性。故我在文章的标题里,除了用“生花妙笔”形容外,还用了一个“绘”字。为什么用“绘”字不用“写”字呢?因为“写”是单色的,而“绘”呢,那是彩色的,五光十色的。

    它的五光十色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内容翔实庞杂,历史地记录蒲岐古城。纵观全书,凡70篇。内容涉及蒲岐的风俗人情、历史掌故、街名地名、传奇人物,是一本过往蒲岐的百科全书。对外地人来说,《古城故事多》是蒲岐古城的普及读本;对本地人来说,《古城故事多》又是一本温馨的历史记忆录。看了此书,可想起本地许多的古人、故事。全书从蒲岐古城的来历说起,到蒲岐的俗语结束,中间有蒲岐老街老城的景点古迹,五行八作名人名匠,四时八节的民风民俗,是一部活着的蒲岐近代史。我认为,评价一本书是否有价值,并不应该只看它是否原创,是否畅销。关键是看它有没有独到的思想和意图,看它对读者有没有价值。而本书让读者看到的,是一个立体的历史的蒲岐古城,其价值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二是文笔干练生动,文学地描绘蒲岐古城。一般的文史资料,对文笔和文风是没有要求的,能表达即可。故难免让读者不忍卒读,产生审美疲劳。而《古城故事多》一反常规,跳出巢臼,不但文字生动,文风也活泼洒脱。作者写作时,心中有大背景,下笔能把握小细节,小细节又能勾出大背景。比如每文写一事,开头总从历史上某事、某人、某文、某诗作引,由大及小,牵出蒲岐的某个风俗、某个古人、某个故事。如《夜半梆声今不闻》一文,开头从张继的《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说起;《祈雨谢雨祭上天》从我国古语“天旱不雨行祈雨,多雨不停行谢雨”说起等等。除了开篇的由远到近、由古到今,结尾处也往往由今到古、由近到远。比如《祈雨谢雨祭上天》中,联系到澳洲土著和俄罗斯先民天旱时聘请法师祈雨的风习,及引用《乐清县志》《蒲岐地方志》中的内容;《建房上梁抛镘头》文后,又附了《蒲岐祭梁歌》;在《蛎钩吃法有名堂》文中,引用王十朋的诗等等。这些都可看出作者远征博引的科学精神,和广阔的文学视野。

    《古城故事多》的文学性,还表现在故事的多样性和叙述的艺术性。书中的故事,都是蒲岐古城独有的,许多是我们闻所未闻的。比如《钞关名称是何意》说的是最早的税关,是明朝设置的;比如“荡秋千”为何叫“打秋千”等等。不但是普及知识,更是了解蒲岐的历史。还有,书中的故事都是有趣的。比如描写风俗人情的故事、传奇人物故事、海鲜养殖的故事等,都很有趣。而对这些有趣的故事,作者的描写又是生动的。比如《跳鱼如何找配偶》,写得很详细很生动:“洞房建好后,雄鱼开始向成熟的雌鱼求爱。相中雌鱼后,面对雌鱼,左右摆动身段。雌鱼向左它随左,雌鱼向右它跟右,表演求偶舞来吸引雌鱼。为了增进诱惑力,雄鱼还能将自己的身体从土褐色变成较浅的灰褐色,与黑黝黝的泥土色形成反差,想博得雌鱼的欢心……”这哪里是写鱼,简直是写人了。

    写鱼这样,写人也一样,写出他的与众不同来。比如《唱词名师进顺仙》,说他用乐清县东话唱词,而不是常见的用瑞安腔;说他能唱专词,如新婚词、头生词、乔迁词、祝寿词等,这就是他的独特之处了。比如《接生能手朝献娘》,她的特点是,接了个男儿,说他将来会中状元;接了个女儿,说她将来会嫁状元郎。比如《十字街口小吃摊》,说忠平嫂的灯盏糕不但好吃,而且还会代工等等。书中的人物个个活灵活现,个个呼之欲出。

    总之,《古城故事多》一书,作者在写作上,能做到心中有大背景,下笔能把握小细节。小细节又能勾出大背景,娓娓而谈又随处埋下小关子。在文风上,能做到史、地、诗、文的博通,下笔舒展潇洒。在立意上,有现代意识,能与历史切实比附,得出引人深思的看法。这就不容易了。有人说,史类书稿在“有种、有趣、有料”三个标准中能符合一个,就不错了。在我看来,本书几乎三个标准都能符合。那就更不错了,那它不是神品,也算是上品了。

    生花妙笔绘古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文化周刊·悦读乐写 00004 无标题 2018-1-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