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露露 通讯员 陈江南 1月5日,小寒节气,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了。有一群志愿者走进乐清市看守所,为30多名失足少年带去温暖,送去保暖内衣、袜子、书籍等,鼓励他们认真改造。 感受社会的温暖 1月5日下午,30多名失足少年走进乐清市看守所的活动室。活动室布置得很温馨,桌子上放着水果、零食,还有保暖内衣、袜子等生活用品,一群志愿者笑容满面,让人觉得暖洋洋的。 “今天专门给你们送过冬的衣物,让你们这个冬天过得暖一些。”志愿者们笑着说。他们还和失足少年拉起家常,谈着心。 看到这群陌生的叔叔、阿姨给自己带来生活用品,在场的失足少年们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谢谢你们来看望我们,在今后的改造中,我们一定更加努力,出来后一定不辜负你们的期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今年16岁的小刘感动地说。 小刘父母远在外地,平时对他疏于看管。前不久,小刘骑电动车出了伤人事故,因当场逃逸涉嫌肇事逃逸罪被关押在乐清市看守所。小刘被关押后,父母一次都没来看过他,让他情绪低落。 “也许,当初父母多关心我一些,多和我说说话,我就不会犯错。”小刘对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说,他一度为此心灰意冷。如今,志愿者们的关心,让小刘觉得自己没有被社会抛弃。 让冬天不再寒冷 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来看望失足少年?乐清和居志愿者协会会长刘荷兰解释,这里面还有个小故事。 原来,为了感化和帮助这些失足少年,该协会应乐清市看守所的邀请,已连续4年给他们送温暖,时间都定在中秋节。2017年中秋节时,失足少年小夏(化名)对志愿者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原来,小夏家庭贫困,和父母关系不好,平日缺少家庭温暖。“马上就要过冬了,我没有冬衣,好想要一套保暖内衣啊。”小夏对志愿者说。 这句话,被志愿者们记在心里。“这几天气温骤降,我们就想起了小夏,想着孩子们正需要衣物过冬,就带了保暖内衣等过冬衣物送给他们。”刘荷兰说。 乐清团市委干事吴全伦还到书店挑选了《成功人生》《心灵上的一盏灯》等励志书籍,带到看守所里。他希望一本本好书能帮助这些失足少年改过自新,并学会立足社会。 沟通母子情 “这些失足少年中,有些是一时冲动铸成错误,有些因交友不慎误入歧途。大多数犯错的孩子,背后都缺少家庭教育,其中很多少年父母离异,家人没有来看过他们一次。”乐清市看守所民警说。 如何将这些缺失关爱、误入歧途的失足少年带上正轨,是乐清市看守所民警思考的问题。邀请社会志愿者进入监区零距离接触失足少年,则是“社会感化、法情交融”的尝试。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给缺乏亲情关怀的失足少年一些温暖。 17岁的小张从小父母离异,跟随父亲长大。母亲离开后,他无人管教,跟着一些大孩子在村里混。做了错事来到看守所后,他对母亲的憎恨越来越重,也不爱和别人说话。“每次看到别的孩子父母来看望,他心里就特别难受。”民警尝试联系小张父母,但他们拒接民警的电话。 自从志愿者来看望小张后,小张的情绪开始有了好转,他也向志愿者们说出想见父母的心愿。于是,志愿者拍了一张孩子的照片给孩子的母亲,将孩子的心里话一一告诉她。孩子的母亲看到孩子的变化以及社会的关爱大为触动,终于决定看望孩子。“得知消息的小张,人一下变得开朗很多。”民警称。 “我们非常感谢志愿者们多年来对失足少年物质上和心灵上的帮助。”民警说,他们也希望家人以及社会能多给失足少年一些关爱,少一些偏见,帮助他们回归到正常的生活道路上来。 愿今日关爱,成人生路上前行力量 志愿者为失足少年送温暖 志愿者与失足少年谈心。董露露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