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蒋易芝 2017年12月16日凌晨,王元石再次抵达了雁荡山。他前一日早上从北京自驾出发,像以往一样深夜才到。王元石,诗人,书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民建中央画院副院长,辽宁省中国画写生协会会长。他是辽宁人,与雁荡山有着近二十年不解的情缘。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元石在画展上结识了三个年龄相仿、志趣相投的浙江朋友。朋友邀请他来看家乡名山,由此,王元石在2001年12月第一次来到了雁荡,并结下了缘分。王元石说:“走遍名山却没有来过雁荡山,画家笔下的山川江海虽多,而雁荡有奇秀之美。” 至今,王元石来雁荡共30余次,每年会来2次,每次呆上20多天。一开始,他以速写、拍照的形式观察和记录雁荡山,十几年来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近5年来开始把它列为了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的研究课题。往返雁荡二十载,王元石共成画120幅,雁荡奇山秀水尽现其中。包括《中折飞瀑图》、《金蟾朝圣图》、《云深不知处》、《旗展春秋》等。他的国画讲究“艺匠精神”与“意匠精神”,既要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又要传出个中韵味。一幅《观音沐浴》中,无根之水,潺潺不息,似是观音而不是观音的长发少女背对于人间沐浴,惟妙惟肖,给人以无限想象。 在王元石眼中,雁荡山特别入画,从形态方面,火山喷发形成了它独特的地貌,使之具有形式感;从色彩方面,雁荡山四季不同,各有斑斓;再者,雁荡的故事、精神、文化富足,如朦胧的雁荡,悠悠夜色给驻足者带来爱情的遐想。2015年,雁荡山灵峰景区的“爱情银行”开业,第一届“爱情银行”文化节的明信片——“爱在天地、日月春秋”,就是由王元石设计的。 画画不是一个画家简单的来去,王元石对雁荡山既敬畏,又牵挂。他每次来雁荡,都带着一个画家团队,共20余人,住在当地农家乐。雁荡山也是他的第二个“家”,王元石和当地人交上了朋友,每次来,左邻右舍总要请他们吃饭,雁荡山管委会还为他免去景区门票。乐清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问:“这么多年来,雁荡最感动你的景色是什么?”他回答:“景色各有不同,最感动的还是人情。最初因人而来,又因这里的人不断感动着我,而不断来。雁荡山的人文之美与山水之美可谓并驾齐驱。” 朋友在哪,哪里就是家,来到朋友的家乡,始诞生“雁荡家园”。王元石画展的名字就叫“雁荡家园”。他的个人画展“故乡的云”在北京、沈阳展出期间,也曾专门给雁荡山设立了一个大型展厅,展示画集中独立成册的雁荡风光。 王元石的雁荡情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