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服务“微改革” 百姓生活“大确幸”
翁垟街道多措并举助推发展
■乐清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陈青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翁垟街道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结合实际,探索出了“三资管理”新举措、医疗服务“双下沉,两提升”工作、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农村垃圾分类等多项“微改革”,率先走出了以“微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的新路子,助力群众提升生活幸福感。
“四个平台”让基层治理更接地气
“您好,麻烦您出示一下相关证件。”这是翁垟街道后湖埭村全科专职网格员薛品珍巡逻登记新居民信息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去年7月以来,薛品珍每天一大早就开始走村入户寻访民情,及时化解群众反映的矛盾,并通过“平安浙江”APP及时上报辖区内发现的各种问题。通过该APP,不仅她每次巡查的轨迹一目了然,而且其待办事件、任务清单都可看得一清二楚。
“以前,基层条块分割,一直是基层治理存在的难题。通过‘四个平台’,打破条块分割,将各职能(站所)科室工作人员和工作任务全面纳入属地管理,同时通过全科网格建设,鼓励网格服务人员对网格内的群众提供相关政策宣传和业务待办等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翁垟街道综治办主任叶星前介绍说。
自去年乐清市“四个平台”建设以来,翁垟街道作为浙江省、温州、乐清“四个平台”建设示范点,率先对街道各职能(站所)科室资源进行整合,搭建了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等“四个平台”。全科网格员通过“平安浙江”APP上报信息,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将手机端上报的各类信息通过“四个平台”上交、流转给有关部门处置,做到事件在1天内完成受理,5天内予以处置,整个过程在系统上留下工作轨迹,全程接受群众的监督,从而全面解决了群众上门办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
截至去年12月底,翁垟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已受理各类矛盾纠纷及安全隐患信息12052条,通过“四个平台”分类流转、处置信息2075条,为街道群众带来了便利和实惠,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自从街道里搭建起‘四个平台’,办事更方便更快了。”在翁垟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事的村民们纷纷称赞。
“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我们街道绘制了网格基本情况、流动人口服务、重点场所管理、应急疏散、扶贫帮困和重点人员管理等6张网格图,真正做到‘以网定房,以房定人’管理全村事务。”叶星前说。
作为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的重要力量,全科专职网格员是“四个平台”成效体现的坚实保证。目前,翁垟街道已配备像薛品珍这样的全科专职网格员79名。他们主动走村入企,面对面了解群众诉求,协调解决群众困难,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互联网+”使村务更阳光
每月25日,是翁垟街道报备中心工作人员最忙碌的日子。这一天全街道38个村管理档案的相关负责人都要到报备中心报备重大事项,并电子扫描档案。
去年,翁垟街道建成集一般事务、村档乡管、重大事项报备等三大功能于一身的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将村级组织各项工作纳入日常考核,实行制度化管理,使得村级事务运行程序得以规范,大大增强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
“该系统推出以来,街道避免了很多以往村档难管、重大事项瞒报、村级事务管理较随意等现象的发生。”翁垟街道党工委委员金成栋说。
据了解,村级事务管理平台的推出,解决了不少村级档案管理上的问题。
各村每月25日将本月各类记录本、合同等重要档案报送到报备中心进行电子扫描,与年终各村纸质档案形成一一对应,确保村级档案真实、可查,避免了以往村级组织在工作中不按程序、不按时、较随意、档案丢失等现象的发生。
“我们在平台上做了隐私处理,各部门各科室之间设置了权限,既资源共享,又保护了隐私。”金成栋介绍,村级档案是村级组织建设及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记录,是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参考依据。加强村级档案工作,对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保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稳定,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企业提供免费培训
近日,乐清日报全媒体见习记者在翁垟街道一家企业看到,该企业安全员在工作区巡视,查看前段时间发现的安全隐患整改情况,同时,用手机拍下新发现的安全隐患,并登录“温州安全生产网格排查系统”上传照片。
在电脑终端,翁垟街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用系统筛选功能,查看到当日辖区内部分企业隐患填报情况,对过期未整改的隐患及时进行督办。
通过手机和电脑终端登录“温州安全生产网格排查系统”,只见界面风格简洁、操作方便,整个系统包括企业隐患自报、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修改信息和宣教知识库4个模块,目前可进行信息统计、隐患报送、情况查询等业务。该系统方便企业进行自查自纠的同时,也为翁垟街道对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便捷,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到位。
“将企业每季度的隐患上报方式由纸质表格改为网络系统申报,实现‘让数字跑起来’,避免了人员来回跑。”翁垟街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所长陈卓孟说,辖区内企业众多,该管理所聘请浙江省安全生产师资库的老师,无偿为企业负责人、安全员提供培训服务。员工培训完毕后,由该局法制科监考,考试合格者当即拍照发证。此举使翁垟企业首次获得了网络版电子上岗证书,既方便、省钱,又不会丢失,避免了企业到市区学习的繁琐。据统计,2017年翁垟街道共免费为213名企业负责人、160名安全管理员,4558名员工提供了安全生产知识培训。与此同时,该街道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还会分片区深入企业,现场指导企业员工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台帐。
“安全生产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和谐安定的大事,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重于一切’的理念,帮助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生产万无一失。”陈卓孟说。
百姓家门口看名医
家住翁垟街道九房后村的陈老伯患有胃病多年。去年以来,他每周四都会去翁垟街道社区医院找专家看病。“以前,我每次拿药都要去市区或者柳市,很不方便。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找专家看病了。”陈老伯赞道。
原来,去年翁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开设了联合专家门诊,每周四由消化内科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专家诊疗服务。
“我们卫生院于去年与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组建了第三医联体,使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更好地服务于辖区内的群众。”翁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陈浩介绍,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通了温州双向转诊平台,2017年2月至今已成功转诊了305人次,成功预约专家号177人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预约到三级医院的优质专家号源,进一步深化双向分诊机制。此外该卫生服务中心还与乐清市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心电诊断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
“群众对就医有两大希望,一是能够在家门口看病,不用跑到大医院去,二是看病能够便宜一点,现在我们正朝着这个方面努力。”陈浩说。
如此,“微改革”在翁垟还有很多。翁垟街道相关负责人说,2017年是翁垟街道齐心协力“微改革”取得成效的一年,未来,翁垟街道将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服务效能,让“微改革”真正“接地气”,努力形成翁垟街道“微改革”工作特色,唱响基层治理好声音。
翁垟街道信息指挥中心
翁垟街道组织企业负责人等开展培训。
村干部填写报备资料
今天您享“微”了吗
“四个平台”
截至去年11月底,翁垟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已受理各类矛盾纠纷及安全隐患信息8203条,通过“四个平台”分类流转、处置信息1745条。
助企服务
去年翁垟街道共免费为企业负责人213人、安全管理员160人,员工4558人提供了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医疗下沉
2017年2月至今,翁垟成功转诊了305人次,成功预约专家号177人次。
杨葳 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