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叶萌 无声世界,父爱依然。雁荡镇上黄村39岁的聋哑人张祥明不幸患上绝症,病魔的折磨和巨额的医疗费让他一度失去了求生的意志。直到一周前,手机收到14岁、患有多动症的智障聋哑儿子的照片时,张祥明才幡然醒悟:他肩上还有未了的责任,不能就这样放弃了。随后,张祥明打手势向医务人员和家人表示:“我要活下去!我走了,我的残疾儿子怎么办?” 生活多艰 命运多舛 从小,张祥明被确诊先天聋哑,他从没有上过学,六七岁时就帮父母下地干农活。14岁那年,他跟别人一起去新疆当裁缝工,日子异常艰辛,但每个月能给父母寄来几百元。 “我哥那时候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都凌晨了还在干活,实在累得不行就伏在裁缝车上睡几分钟。”张祥明的弟弟张祥兵告诉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有一次哥哥伏在裁缝机上睡的时间有点长,额头有点红肿,当时以为是在裁缝机上磕红了,谁料这块红肿越来越厉害,拖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去医院,被确诊为眼周血管瘤。这些年,眼周血管瘤一直困扰张祥明,反反复复花了不少钱。虽然生活一直很艰难,但张祥明依然乐观,平时总是笑嘻嘻的。 24岁那年,张祥明娶了邻村一名姑娘,次年生了患有多动症的聋哑儿子。不久,妻子离家出走了,从此再也没回过这个家。 张祥明不识字又聋哑,许多活他干不了,只能做些简单的体力活维持生计。因为听力障碍反应慢,他多次被远处滚来的铁桶撞上,伤痕累累,有次还被撞断了腿骨。还有一次,他被一个铁盆碾碎了3根手指前端,只能各截掉一节。 前年,张祥明眼周血管瘤又长大了,压迫了视神经,不得不做了一次手术,花去5万多元医疗费。做血管瘤手术欠下的债务还没有还清,一个多月前,张祥明因极度不适去医院,CT报告显示其肝部有巨大肿块,肝周边有弥漫小结节并伴有肝硬化。当时医生建议他去上海东方肝胆医院好好查查。去了上海后,即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已是中晚期。 责任未了 不言放弃 因肝部肿块巨大,手术切除已不可能。10月11日,张祥明在上海东方肝胆医院做了微创介入手术。住院期间,医生发现他有肾病综合症,考虑到化疗会让张祥明的身体承受不住,医生便推荐他到上海武警医院做放疗,以控制癌细胞继续扩散。到了上海武警医院,张祥明便出现急性肾衰竭现象。 “这半个多月,我哥花掉的医疗费已达十几万元,年迈的父母到处打电话借钱,再加上每天被病痛折磨得死去活来,我哥绝望了,他拒绝治疗。”张祥兵说,这些年他哥到处打工,有手机但平时只会发发表情。当哥哥发“微笑”表情给他时,他就知道他最近还行,便放心了;如果哥哥发“皱脸”或“哭泣”的表情给他,他就知道哥哥可能又受伤了或哪里不舒服,就会过去看看他。 为了安抚哥哥的情绪,让他配合治疗,张祥兵本想带侄子去医院,可由于侄子患有多动症,这些年摔得满身伤痕,张祥兵不敢带他去医院,便让村邻拍几张侄子拿着残疾证的照片,发到张祥明的手机上。张祥明看懂了:自己还不能放弃,还有一个残疾儿子需要他。 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张祥明开始积极配合治疗。这段时间,张祥明虽然腹部仍很痛,但精神好了许多。有时夜里痛得受不了时,他就坐起来,默默地熬着。医生建议他用点止痛药,可得知止痛药挺贵的,张祥明便打手势表示自己能熬,暂时不需要止痛药。 张祥明还表示:“父母都快70岁了,带不动我的儿子了,我要活下来自己照顾儿子。” 弟欲卖房 筹钱救哥 张祥兵表示,数年前,哥俩一起建了两间一楼一底的民房。他和家人商量,打算让父母和侄子搬到他这间来一起住,另一间卖掉筹钱给哥哥治病。“我想过了,现在必须救哥哥,否则将来我再发达也没意思了,因为赚最多的钱也买不回哥哥了。” 张祥兵说。 10月27日,张祥兵为了卖房一事回了一趟家。 “将家里的一切事务安排妥当后,我马上得回上海。”张祥兵说,在医院照顾哥哥的爸爸听不懂普通话,两个人都不识一个字,医生和他们沟通会很困难。 “我会不惜一切代价筹钱救哥哥,也希望社会各界好心人助我一臂之力。”张祥兵说,他们哥俩虽穷,但一定会知恩图报。 如果您有能力、有爱心,请联系乐清日报新闻热线61116222,或通过“e点爱”平台为张祥明捐款(扫左上角二维码)。您的一次善举,或许能改变这家人的命运。 患绝症的聋哑男子顽强求生 “我走了,我的智障聋哑儿子怎么办?” http://eda.yqcn.com 扫一扫 随时随地做公益 主办:乐清日报社 市民政局 市慈善总会 年迈的张父在病房照顾儿子张祥明。 图片由家属提供 张祥明的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