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社区
3  4  
最深的爱是什么样的?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0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最深的爱是什么样的?
金婚老人传授“真爱秘籍”
2017-10-25

    ■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叶长一 文/摄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结婚50周年为金婚,金婚夫妇能一起走过漫长的半个世纪的幸福旅程,让人羡慕。最深的爱是什么样的?前天,乐清市11对金婚老人用自身的经历作答:不是钻石鲜花、名车豪宅,而是在数十年的柴米油盐中相濡以沫、互相包容,在一辈子的平淡里携手共老、理解执着。

    10月23日下午,由乐清市联创办、文明办、妇联主办,乐清市和居志愿者协会承办的2017邻居节暨金婚纪念日活动在乐清市老年大学活动中心举行,来自10个社区的11对金婚老人讲述着半个多世纪的伉俪情深。他们中婚龄最长的已达65年,最短的50年。几十年的婚姻如何保鲜?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其中几对金婚老人,听他们讲述“最浪漫的事”。

    王秀和徐文英夫妇有63年婚龄,他们俩可以用“夫妻恩爱、互相宽容”八个字来概括。

    王秀老人在原县委办公室上班10年时间,之后到了乡镇工作。因为文书的工作,让他养成了喜欢静且终身学习的好习惯。而他的妻子恰恰相反,喜欢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虽然两人都有个性,但他们互相包容、互相理解。

    徐文英清楚地记得,1999年,她因为热心公益,在北白象创建了一个公益疗养院,每天起早摸黑,有时晚上很迟才回家。王秀感觉妻子冷落了自己,十分不开心。但他没有吵,只是去了解事情的真相。当他得知妻子是为了公益,而且得到了那么多人的支持,当即表示理解。就这样,一些不快就烟消云散了。

    两位老人还经常坐下来谈心,他们约定,要给子女做榜样,生活中的磕磕碰碰都有,但为了孩子,要互相包容。王秀的女儿王艳说,爸爸喜欢养花、书法、看书。在她的印象中,爸爸是个喜欢宅在家里的男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基本上晚上在家看书。徐文英笑着说,去年就买了两万多元书,家里的藏书达几十万元。

    而王秀表扬妻子徐文英,说她是浙江省武术协会涉外教练呢。几年前,她参加香港的一个比赛,刀、剑、拳拿了三个金牌。徐文英参加老年大学学习后,更忙了,王秀就挑起了所有家务。采访时,两位老人互相看看对方,一直笑个不停。徐文英说:“在老年大学学习的12年间,每天晚上回家,他都烧好了饭等我吃。”王秀开心地接口:“那当然。我还洗衣服呢,衣服洗得特别干净。”

    两位老人恩爱的秘籍就是:一辈子用心去呵护对方,用理解去包容对方,这就是真正的爱情。

    家住乐成街道乐湖社区的叶夫廉和郑仁芳夫妇是一对相知相爱相守64载的夫妻。他们早年一直奋斗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培养出了四个优秀的子女。

    64个年头里,从结缘相识,从此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他们的大女儿都63岁了。让他们最难忘的是叶夫廉在离休时,突然被查出患了肝癌,这无疑是天塌下来似的。从此,这对夫妇踏上了漫漫求医路。

    24年了,郑仁芳回忆,为了救丈夫,夫妻俩立即赶赴上海,住进了上海解放军医院。当时医生告诉他们,最多只有3个月时间。当得知做手术还有希望时,家人当即决定手术治疗。

    手术前后的20天时间里,郑仁芳日夜坚守在病床边,无微不至。就是上洗手间,也是急急忙忙的。手术回家后,郑仁芳到处打听有什么偏方和民间草药可以调理。当听说黄岩山上有一种草药对叶夫廉的病有好处时,她马上赶到黄岩去,寻访当地草药达人,然后跟着他们上山采药。一天下来,身子骨像散了架一样,但找到了要找的草药,她很开心,又马不停蹄地赶回乐清,煎草药给丈夫喝。后来有人说温岭山上有一种草药很好,她又赶去温岭。每天翻山越岭,当找到这种草药时,她开心得像个孩子。就这样,郑仁芳踏遍了温岭、黄岩等地的一个个山头,有时一天下来,脚上都起了泡,但她没有怨言,泡泡脚,准备下一次上山采药。

    手术后,每隔20天,叶夫廉就得赶到上海复查一次。郑仁芳每天数着日子,准时赴约。当时乐清还没有动车,两位老人借了朋友的自备车奔波于乐清与上海之间,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多。因为生活调理好,心情愉快,叶夫廉的病情奇迹般地稳定了下来。医生让叶夫廉改为三个月去上海复查一次,后又改为半年一次。

    叶夫廉说:“这些年,我的命都是仁芳给的,她没办法外出参加活动,每天几乎都是围着我转。”生活虽然平淡,但恩爱开心,这样的生活过了17年。

    2011年,叶夫廉的肝癌再次复发,从左边转移到右边。手术也无法再做,但采取了保守治疗法。从上海回家后,郑仁芳精心服侍,特别在饮食调理上,更是像照顾婴儿般地细致。一天,实在太累了,郑仁芳从三楼下来,突然一脚踩空,从楼梯上滑了下来。为了不影响照顾丈夫,她坚决不住院,在家里调养。整整20天,她忍着痛,一边照顾丈夫,一边照顾自己。叶夫廉说,他们每天都在家做些小吃,一切围绕着他的病情而生活。如今,叶夫廉的身体已稳定了下来,而且状况很不错。

    说话间,86岁的叶夫廉像个孩子般看着郑仁芳。他说,他们很少发脾气,一直都很和睦。他要谢谢她。

    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没有浪漫的生活,但就是这种平淡的生活,让爱情坚不可摧,并创造了奇迹。

    走进陈正勉和李小鸿老人的家,只见窗明几净,地面光亮。客厅里,桌子上的毛笔宣纸告诉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老人喜欢书法。陈正勉老人一直笑眯眯的,并抱出了他的“宝贝”——四本装订一起的厚厚的本子,打开一看,原来是两位老人相识时的手写书信。

    “那个时候,我是大荆山沟里的穷孩子,我妻子却是地地道道的乐清城里人。当我们确定关系时,岳母十分吃惊,岳母说女儿怎么会看上这么一个穷孩子?”陈正勉老人开心地回忆着。其实他们曾是同学,在雁荡中学共同读了一年书。后来,陈正勉转到了黄岩读书,毕业后就去参军了。

    1967年,陈正勉所在的部队进驻温州。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正勉巧遇了在温州医学院待分配的李小鸿。两人越聊越投机,但不久,陈正勉的部队又派驻到别的地方,两人从此开始了一年多的书信来往,第二年就确定了关系。

    陈正勉带着李小鸿到老家大荆。第一次去婆家,乘车从乐清到大荆,然后就走路,走了1个多小时,实在走不动了,陈正勉的弟弟就推着板车去接李小鸿。让陈正勉感动的是李小鸿没有嫌弃这穷山沟,更没有嫌弃他学历比她低。

    结婚后,他们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但一周两次的书信让他们感觉永远在一起。李小鸿不能坐车,每年去看望陈正勉,她都是一路吐一路继续坐车。而陈正勉探亲假回来,就包揽一切家务,让李小鸿轻松些。

    小两口虽然分居,但每天看着对方的来信,心里就觉得温暖。一直到1978年,陈正勉才从部队转业回家。从此,他们过上了其乐融融的小家生活,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

    陈正勉把这10多年往来的1500多封书信,装订成册珍藏起来,有空就拿出来看看。

    后来,陈正勉喜欢上了写诗和书法,每天有空就练字和写诗。一天,李小鸿笑着说,你写了那么多的诗,有一首写给我的吗?陈正勉老人说:“我不会说好话,但有一首诗是说你的。”他当即拿出了一首写给妻子的诗:

    老伴

    古稀年岁退难休,

    立志悬壶解众忧;

    敬业常因忘寝食,

    利民每自出良筹。

    术精手到顽症去,

    德好人夸服务优;

    更是治家贤主妇,

    天缘伉俪更何求。

    24年照料战胜病魔

    1500多封书信成珍宝

    包容融化了个性

    王秀、徐文英夫妇和女儿合影。

    叶夫廉和郑仁芳夫妇。

    陈正勉、李小鸿夫妇和家人合影。

    最深的爱是什么样的?

    金婚老人传授“真爱秘籍”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社区 00007 最深的爱是什么样的? 2017-10-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