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家的登糕 ■王序 坐在窗前,一呼吸,便有满鼻桂花香。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重阳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想起重阳,脑海中会出现这些诗句,可它们描述的是重阳的悲愁。而我觉得我的重阳是快乐幸福的。 其实,我对重阳节的印象十分模糊,那都是小时候发生的事了,貌似已经有好久没有真正意义上地过重阳节了。 然而,即使印象模糊,但是想起重阳我会立马想起重阳糕,想起我的祖母,想起我小时候的点点滴滴…… 重阳糕就是重阳节吃的糕点。我们家并没有登高赏菊插茱萸之类的习俗,只有吃重阳糕过节的习惯。 在祖母家那边,重阳糕被叫作“登糕”。登糕也与网络上的样子不同,并不是高高的像一个大蛋糕的样子,而是以红糖糯米为材料的“大饼”。 我印象中吃登糕的场景是这样的:重阳节一大早,我和父亲母亲来到祖母家。那时候,祖母会端出登糕放在餐桌上,让大人们切成一块一块。那登糕又香又甜又糯,上面还点缀着桂花。 在我吃登糕的时候,祖母拿着一个鼓鼓的袋子,拉着我,把袋子塞到我手中,说:“娒,我知道你喜欢登糕上的这些小旗子。我找做登糕的师傅要了好多小旗子呢,你看!” 我无比兴奋地打开袋子。哇!好多旗子呀!红的,黄的,着实讨人喜欢!我把小旗子插在衣服上,模仿着电视中唱京剧的人,也“咿咿呀呀”地唱起来。我笑了,祖母也跟着笑了。 吃过了开胃甜点,祖母端出了她亲手烧的家常菜,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吃饭,那其乐融融的场面是我一生也忘不了的。 桂花又飘香了,转眼又到重阳了。今年的重阳是怎样的滋味呢?时间流逝,改变了许多,如今在寄宿学校上学,我还能再吃到童年时代祖母家的登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