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重点
3  4  
干部真诚巧解征迁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17年10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干部真诚巧解征迁难
2017-10-23

    干部真诚巧解征迁难

    编者按:近年来,乐清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步伐不断加快。在征收、拆迁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党员干部,他们发扬“白+黑”“5+2”的工作精神,深入拆迁户家中,讲政策、话发展,以真心和耐心巧解拆迁难题,为乐清城市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日,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近这些在拆迁一线的干部,了解他们的感人故事。

    ■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丽娟 见习记者 蒋易芝

    “多事”当起“老娘舅”

    缪东勇来自乐清市委党校,去年8月中旬,他被抽调到城东街道城中村改造办公室,担任办公室主任助理一职。

    城东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志说,当时市里正准备制定新的“三改一拆”政策,需要城东街道派人一起协助文件起草,缪东勇来自党校,综合能力强,这个任务就落到了他身上。

    接到任务后,缪东勇快速调整角色,一边走村入户听取拆迁户的意见建议,一边仔细查阅原来的拆迁政策,以及城东、城南之前签订的拆迁协议,将其中不一致的细节一一找出,并对征收流程、拆赔方式等提出了许多接地气的建议,如规范房票的发放流程等,这些均在新的“三改一拆”政策文件中得以体现。

    在与拆迁户打交道的一年多时间里,缪东勇积累了不少心得。他说,要用真心耐心,换取拆迁户的开心。

    东山南村有一户人家,夫妻两人一直分居,两个女儿在外欠了不少债,一家人急于用拆迁款还债。“这样一来,抓紧签订协议,让拆迁户拿走钱,工作就能完成。”但缪东勇认为,城中村改造要让每个拆迁户都能得到妥善安置,为此他当起“老娘舅”,“多事”地参与该户人的家庭纠纷,提议两位老人先各自选择一套安置房,拆赔面积多余部分再采用货币安置的形式,获得的现金一部分给女儿还债,另一部分作为两人的养老钱。经过不厌其烦的谈话和协调,夫妻俩最终采纳了缪东勇的建议。“很感谢他为我们晚年能过上安定生活所做的努力。”两位老人说。

    在五环路的拆迁中,针对一户人家兄弟几人都在北京做生意的情况,缪东勇前期通过电话联系做足了功课,在他们回乐清后,只用约一周时间就完成拆迁协议签订,避免了兄弟几人因拆迁往返耽误生意。

    “拆迁工作很难,但只要耐心、真心为拆迁户考虑,就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缪东勇说,通过交流,很多拆迁户都和他成为了朋友,这是他最高兴的事。如今,在城东街道,缪东勇有了一个绰号——“专家门诊”,拆迁户、同事有什么政策、问题不懂或难解决的,都会向他请教。

    在做好拆迁政策处理同时,缪东勇还在安置房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力所能及的工作。最近,东山南村和半沙村正在建设可容纳100多户人的临时过渡安置房,用于解决老人、特殊人群的临时居住问题,他积极参与了土地填方、基建等具体问题的协调;目前,东山南村安置房效果图也已出炉,在安置房的户型、套型方案形成中,他也发挥了参谋决策的作用。

    假期加班促协议落地

    蔡晓是乐清市旧城建设办公室征收安置科科长,在旧城建设征收工作一线已有13个年头。银溪A地块、“二区五路”、通井街等各大旧城改造及重点项目建设中,都有他的参与和付出。如今,东门C区改造征收如火如荼,他又冲在了前头。

    刚过去的“十一”、中秋长假期间,蔡晓和众多征收干部放弃了休假,坚守在征收一线。“放假期间,许多在外工作的征收户的子女会回家看望父母,人齐了,很多工作就会容易一些。”蔡晓说,借着假期,在市旧城建设办挂职副主任陈旭央的带领下,他们走访了东门C区的10多户征收户,上门做政策宣讲,安排搬迁安置工作。

    10月5日,刚过完中秋节,得知一户征收户在广州做生意的子女还在乐清,蔡晓和几个同事一早就上门,针对这家人对前期房屋测量面积的疑义,再次进行现场测量核实。下午,蔡晓等人又请来评估人员,对房屋的装修价值等进行评估,直至17时多评估结果出来后,他们又与征收户对拆赔方案、安置房的套型选择等进行详细沟通。功夫不负有心人,19时30分许,征收户终于签下了协议。“征收户的子女第二天就坐飞机回广州,这次如果不抓紧把事情定下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会回乐清了,很可能会影响整个征收进程。节日加下班,很值得嘛。”蔡晓说,征收工作就是要以征收户为中心,他们什么时候有时间就什么时候谈,因此“白+黑”“5+2”成为工作常态。

    具体工作中,一些所谓的难缠的征收户,有不少是确实存在一定困难。“遇到这种情况,要多从征收户角度出发,帮忙想办法,才能解开他们的心结。”蔡晓说,一次在对接一户征收户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一家三代人就住在7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内,家境很不好。如果选择安置房,装修款也成问题。于是,他联系了该村村两委干部,一起帮助这户人家卖掉安置房,重新购买一处面积有150多平方米且价格实惠的二手房,不再需要为装修投入太多资金。同时,在安置房没卖出前,旧城建设办还帮这家人预付了购置二手房的订金,征收户很快搬进了新买的房子,征收协议就这样顺利签订了。

    蔡晓介绍,签订协议仅是第一步,征收、安置、算账、抓阄、办证这一条龙的服务工作,每个环节都要做好。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在采访蔡晓的一个多小时内,他就接到了10多个电话,大部分是征收户打来咨询各类问题的。而这,已经成为他每天工作的常态。

    二十多分钟“暴晒”换得一次开门

    眼下,城南街道百岱村整村改造正在有序开展,挂职在城南街道城中村改造专项办公室的卢鹏,特地把办公室移到了百岱村内,下沉到拆迁最前线。

    卢鹏是一名“老征迁”,他在虹桥镇工作的十几年里,先后参与了虹南大道、环城西路、104国道虹桥过境公路等政策处理;今年,他又主动请缨,被派驻到百岱村开展拆迁政策处理,通过克难攻坚,截至国庆前,他所在的工作二组负责的64户拆迁户房屋,现已全部完成入户评估、测绘等工作。

    百岱村村民大多是从福建迁移来的渔民,不少人6、7时就要通过附近的中运河出海,卢鹏便一大早就去找他们讲解政策;就算到了23、24时,只要村民联系他,他立马就来,尤其对不配合拆迁的村民,逐一上门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这个工作不好做,我常有吃闭门羹的时候。”在入户调查、宣讲政策过程中,有一户拆迁户家门始终紧锁,不见人员进出。卢鹏通过村干部找到这家人联系方式,但只要开口说自己是来谈拆迁工作,对方就说很忙,即刻挂断电话。偶尔聊上一两句,对方也是态度坚决地回应:“只要不让你们进门,不让你们评估,你们就不能拆我家房子。”为此,卢鹏和同事每天早中晚都会去对方家敲门,努力寻找一个面对面交流沟通的机会。

    一天中午,烈日当空,卢鹏一行人又来到这户拆迁户门口,在外等了20多分钟,被晒得汗流浃背。“就算不让我们评估,但太阳这么大,让我们进来喝口水,可以吗?”在卢鹏的请求下,女主人这才把门打开。刚到这户拆迁户家里,卢鹏不提拆迁事宜,开始和她拉起家常。渐渐的,等女主人说起自家人不愿拆迁的原因,卢鹏顺势跟她算起经济账,并告诉她拆迁的一切程序都在阳光下运行,绝对公平公正,终于说服她配合工作人员开展评估测绘。

    “征拆工作充满酸甜苦辣,每走访一次,获得一点收获,就是我们最大的安慰。”采访中,刚忙完工作的卢鹏已经错过了午饭时间,但此时的他忙得顾不上吃饭。

    站在百岱村“城中村改造公示屏”前,看着一条条拆迁信息清楚地罗列出来,他说:“拆迁房屋面积丈量、评估等敏感环节做到独立、公正、客观,做到一碗水端平,并不会因为你有钱有势就有差别对待,也不会因为你老实本分就让你吃亏。群众心中有一杆秤,真心为他好,他自然就会认同你。”

    仅用一个多月“新人”成专家

    王汛曾当过乐成街道城北社区党总支书记,现为乐成街道党群办主任,一直以来,他的工作与拆迁并没有太大联系。然而,初接拆迁工作的他,很快就完成跨领域的角色转变,自8月下旬乐成街道西门片启动拆迁以来,王汛和同事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大步推进了他们所在攻坚组负责的29户拆迁户政策处理,完成签约率达60%。

    拆迁工作开始前,乐成街道西门征收片区事先做过一个民意调查,挨家挨户地发放问卷,了解户主有没有房子被征收的意向。当时的民意调查中,96%的住户都同意拆迁,然而到了实际工作中,进展又变得困难。住户们会提各种各样的条件,为此,“新人”王汛努力吃透拆迁政策,提的条件只要符合政策要求的,他都会尽量替住户解决;政策不允许的,他会一遍又一遍地向拆迁户讲透讲明,耐心地做好沟通。

    拆迁户张巧琴房子边上,违建了一个面积为1.5平方米的卫生间,她多次来到西门片征收办公室,希望该卫生间也能以安置面积计算获得拆赔,但按照征收政策,无法满足她的要求。王汛带领攻坚组成员,三番五次上门做思想工作,最终取得了张巧琴的理解和支持,签了征迁协议。

    拆迁户刘文通不满测量结果,称与自家皮尺量的差了2厘米。王汛多次与相关单位商量,请测量队再入户,一共去了3次,测量结果都与第一次一致。同时,他不厌其烦为村民算面积、算赔偿,最终赢得村民信任,同意签订协议。

    在整个拆迁过程中,王汛经常早出晚归,7时不到他已在办公室,18时30分许,人家早已下班,他还要去村里转一转,了解拆迁户的动态。由于刚开始王汛对业务不熟悉,他双休日也不休息,抓紧学习充实自己。

    一名同事说:“王汛现在成了专家,有什么不懂的拆迁政策大家都会问他。”拆迁户汪金眉说:“我们很熟悉王主任,他来过我家很多次,有问必答。”

    对于这些称赞,王汛谦虚地说:“对于我而言,城中村改造虽然是一个新领域,但都是为百姓服务的大事,我一定会努力加强学习,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征迁干部一线剪影

    图片由市“三改一拆”办提供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重点 00005 干部真诚巧解征迁难 2017-10-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