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平 《乐清日报》是乐清人自己的报纸,我几乎每天都看。我一直坚持读报、剪报,并从剪读中尝到了甜头,受益匪浅。 我读《乐清日报》是将读报与剪报结合起来的。一开始我特别关注有关乐清经济发展、重大事件等方面的文章。乐清的经济发展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需要长期地关注它,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它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我体会到了自己在与时俱进。 我剪报是为了留住记忆,更是为了使用。我撰写的一些论文,尤其是我近几年所写的40万字长篇报告文学《电器之都风云录》,许多内容都参考了《乐清日报》。文友赵乐强的《走读运河》在《乐清日报》上发表的每篇文章,我都把它剪下来并把电子版发到朋友圈里。其目的一是为他们走读加油,二是一个退下来的领导能有一颗平常心,为国家文化建设与发展做点事,非常令我敬佩。 作为文学作者,我也特别关心乐清的人文历史、民风民俗等内容。我也经常向《乐清日报》投稿。柳市的馒头师傅阿友年事已高,下一代年轻人又不愿意做这种辛苦不赚钱的活,因此他决定关闭自己的馒头店。我写了一篇短文《阿友馒头》,《乐清日报》编辑王常权将这篇文章发表了之后,引起许多读者的喜爱。也诱得他一大早就去阿友店里买馒头吃,还打电话对我说,自己吃了六个,好吃!阿友师傅及家人看了文章之后,决定由他的女婿接班,把手艺继续传下去,这样柳市人又可以吃上原汁原味的馒头了。 通过长期的阅读我认识到:报纸里面含玄机,新闻背后有名堂。报纸中自有“黄金屋”,但要读出其中的奥妙,还得需要细心与耐心。在报纸里,除国家重大的事件外,其它的内容都是乐清报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们所刊登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在充分研究读者阅读需要出发的,容量大、信息广、内容全面,它贯穿着我们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读报时有些人只想看故事,觉得报纸枯燥无味,我觉得这是读报的误区。当年毛主席带兵打仗时,每天首先关心的是报纸,在他的身边不能没有报纸,因为许多军事行动的决策,都是根据报纸上得来的消息。报纸还会告诉你一种历史动态迹象,它能让你用深刻的眼光去看问题。就是乐清也是如此,比如电器由单个产品生产到成套设备、品种自零配件加工开始到机器人的出现、企业筹资从私人借款到公司上市等变化,你会大致了解企业进步的进程,从而为自己创业提供参考与借鉴。 对市民来说,比如如何投资理财,如何规避风险,报纸上都有。由于报纸的读者是各种层次、各种人群的,报纸当然不可能告诉你全部,所登的文章不可能每篇都是你喜欢的,它的职责只是为你提供信息,真正的意义是在文章的背后,需要你去思考、去挖掘。但假如有那么几篇是你要读的、是你所关心的,对我们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报中自有黄金屋。通过20多年来的阅读使我认识到,在所有的报纸中,《乐清日报》可以成为你人生道路上的导师、创业的军师、生活中的朋友……总之《乐清日报》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我们应当共同呵护它。 我从1982年开始剪报,一直到现在,人生的道路几经周折,但我始终没有放弃读报和剪报。有了《乐清日报》,我会感到充实和快乐,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剪读下去。 报中自有黄金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