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翁垟
3  
滨海翁垟容光焕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0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吹响颜值革命 打造幸福家园
滨海翁垟容光焕发
2017-10-18

    吹响颜值革命 打造幸福家园

滨海翁垟容光焕发

    ■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孔丽琴/文    通讯员 陈沪/摄

    6处临时停车场新增车位450余个、4000多平方米的海鲜疏导点已集聚11家大排档……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补齐生态环境短板的重中之重、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也是提升城乡发展质量的关键环节、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今年以来,翁垟街道办事处以服务老百姓为中心,扎实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使滨海翁垟展现出别样光彩。

    临时停车场 方便老百姓

    近日,市民途径翁垟街道兴茂路时,发现该路沿线标有“停车场”字样的指示牌悄然增多了。顺着指示牌前行,一处处风格各异的临时停车场印入眼帘。

 以东塘下村口与兴茂路交叉口处的临时停车场为例,绿化和路面硬化一应俱全,数辆工程车、私家车有序停放。很难想象,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处垃圾露天堆放点,临时棚遍地,臭味熏天。

 东塘下村村民告诉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没有建停车场之前,车子只能停在路边,村路照明设施条件有限,曾有电瓶车车主夜间骑车时撞向停在路边的工程车,引发交通事故。因此,村口建起临时停车场,村民们都很开心。

  这样的临时停车场在翁垟街道共有6处,其中4处已投入使用,可提供停车位450余个,另2处正在施工建设,这些临时停车场主要集中在街道的中心街区兴茂路一带。

 沿着兴茂路一路南行,不难发现这些临时停车场一处一品,建设规格各不相同。翁盐村口与兴茂路交叉口的临时停车场以村口植被为护栏,隐于闹市,不失便利;塘下公园旁的临时停车场巧妙地利用路边树木作为停车场护栏,与公园景观遥相呼应;前西门村口的停车场外围则立起铁丝网,种下爬山虎,待爬山虎长大,便形成了天然绿色屏障,节约建设成本又绿色环保……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翁垟街道工作人员因地制宜的用心良苦,令人叹服。

 “翁垟街道属乐清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第二批计划达标的乡镇(街道),相较于柳市、蒲岐等地,我们起步较晚,但群众创建意愿很强。”据翁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鑫介绍,目前,该街道准备以兴茂路为示范进行精品打造,从而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全街道整治热潮。

    设立疏导点 破解整治难

    除了临时停车场外,海鲜排档疏导点的设立,是翁垟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又一亮点。

 翁垟街道是一个滨海小城,盛产海鲜,居民有吃海鲜排档的习惯。每逢夏天,翁垟街道各主要路段会出现大量露天海鲜排档的身影。这些海鲜排档在满足市民味蕾的同时,也给当地环境整治带来了压力。    

 对此,翁垟街道东方村村民老彭深有感触。早些年,他家楼下的南阳西路沿线聚集了三五家露天海鲜排档,喧扰声经常持续到凌晨,摊贩们还经常将滚烫的污水倒在路边的树上。老彭眼睁睁看着路边小树苗的树干变黑,叶子泛黄,苦不堪言。

 老彭的说法得到了翁垟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市容市貌组组长戴海建的印证。在戴海建看来,这些零散而居的海鲜排档卫生状态堪忧,存在乱拉电线、乱排污水、噪音扰民等多重安全隐患。对此,市民多有不满,也时常投诉,但执法人员一来,流动摊贩就跑,执法人员一走,流动摊贩又摆出街头,这场循环多年的“猫鼠游戏”,成为翁垟小城镇环境治理的一大痛点。

 好在今年年初,翁垟街道全面梳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短板,将设立海鲜排档疏导点作为其中重要工作来抓,排摸辖区流动摊贩数量,优化疏导点选址,做通流动摊贩思想工作,完善疏导点基础设施。

 戴海建告诉记者,疏导点的选址非常有讲究,既不能紧邻居民区扰民经营,又不可远离居民区失去吸引力,最终,翁垟街道海鲜排档疏导点落户镇北大街。

 目前,已有11家大排档集聚于该疏导点。记者在这个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的疏导点上看到,路面铺设了水泥地,每户大排档均由统一的篷布屋搭设而成,且均摆放了大型垃圾桶,实现一户一垃圾桶。 

 “我们在这里安排专人对垃圾和油污进行一天一清,并要求经营业主实行‘门前三包’,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环境污染。”戴海建说,疏导点的设立,消除了环境污染压力,也破解了整治难点,对翁垟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而言,意义重大。

    美景引商机 美食魅力大

    海鲜排档疏导点的设立改善了市民居住环境,也令一些村看到了潜在的商机。

 上周四,记者随翁垟街道工作人员沿路采访时,巧遇前西门村村委会主任彭青平。他快人快语,开门见山:“能不能在我们村也设置一个排档疏导点?”

 原来,自海鲜排档疏导点落户九房后村镇北大街后,给该村带来高人气,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不少村看在眼里,蠢蠢欲动。

 “我们村有空地,如果设置一个疏导点不仅能集聚人气,还能为村里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一举多得。”彭青平说。

 同样看到环境整治带来的发展商机的还有东方村。

 东方村位于翁垟街道南首,紧邻大门大桥。大门大桥贯通后,往返乐清、洞头两地的游客越来越多。但不少游客反映往返两地风景虽好,就是找不到吃饭的地方。游客们说者无心,东方村党支部书记王国丰却听者有意。

 “我们东方村就在大门大桥边上,翁垟盛产海鲜,村里又有空地,若能在大桥边建一个翁垟特色海鲜排档疏导点,一定有生意!”王国丰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村民们的共鸣。村民们甚至选好了地块,理出了建设草案,并准备拿出几百万元,建一个高大上的海鲜排档疏导点。

 东方村的发展思路得到了翁垟街道办事处的支持,并为疏导点进行了初步的规划设计。在翁垟海鲜排档疏导点设计草案上,记者看到,规划建设的疏导点紧邻大门大桥翁垟出口,设有饮食区、垂钓区、特产销售区、停车场、绿化带等多个功能区,俨然一座城市美食城。

 “这个海鲜排档疏导点要建就要建得有特色。”陈鑫告诉记者,目前该疏导点的规划尚在完善中,待设计方案出炉,街道将上报有关部门,申请建设。届时,市民可以畅游洞头美景,细品翁垟美食,曾经脏乱差的翁垟露天海鲜排档经过整治将成为该街道的又一经济增长点。

    管理促建设 自治凝民心

    在加快建设的同时,翁垟街道亦在“管”上下功夫。

 据戴海建介绍,在“车乱停”整治中,该街道疏堵结合,每日安排工作人员开展路面巡查,对不规范停车的车主予以劝说;在“道乱占”整治中,加强24小时路面巡逻力量,一旦发现流动摊点占道经营,一律劝其至流动摊贩疏导点规范经营;对于“牛皮癣”、路边垃圾等问题,则以专人包干模式,实现及时清理。

 在加强执法管理的同时,翁垟街道也铺开“门前三包”工作,力图通过村民自治提升街道环境质量。

 记者走访时发现,兴茂路上每一家店面里都挂有《乐清市“门前三包”责任牌》,这块责任牌上不仅简明清晰地标注了店家责任,还设置了“红黑榜”和“每月得分排名”,每户店家的文明素质表现一目了然。

 该路段“橘子时光”糕点店负责人吴自强说,有了“门前三包”指示牌,店主可更清晰认识到自身职责,保持店门前环境卫生,而每月得分排名令大家对上一月度卫生保洁情况有了量化参考。

 与此同时,翁垟街道将根据每月考核评比结果,评选出优秀、达标、不达标的单位(门店),通过“红黑榜”形式予以挂牌奖惩,并将“红黑榜”张贴在道路显要位置,进一步助推了店主文明意识的养成。

 家乡变美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日益提升。近半年来,翁垟街道各村村民纷纷加入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中,主动清理家门前的垃圾,滨海翁垟日益美丽。

    心中有百姓

    梦想可成真

    处处为民着想,是记者此次采访翁垟街道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最大的感触。无论是化零为整设置海鲜排档疏导点,还是见缝插针打造临时停车场,抑或正在积极筹划的东方村海鲜排档城,不难看出,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翁垟街道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其出发点均是便利群众。

 采访结束后,记者加了几位翁垟街道工作人员的微信。在他们的朋友圈中,加班加点开展环境整治的身影时常出现,却鲜有抱怨。更令人动容的是,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参与整治。这些默默无闻的小城镇管理者就如阿甘,带领着心存梦想的翁垟人民执着前行,为美丽翁垟不断努力。

 正如翁垟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鑫所说,小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只有补齐小城镇建设短板,梳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里,方能打造空间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生态宜居的小城新形象。

 相信有这样一群心中有梦、用心为民的人,翁垟的明天必将更美。

    「记者手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翁垟 00008 滨海翁垟容光焕发 2017-1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