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繁 那是2011年的9月,学妹蓉蓉拿出一叠家乡的报纸专题,印象中是“穿越乐清湾”走遍乐清系列报道。细细读来,充满文化气息。乐清日报记者用脚丈量土地,亲身体验讲述有关乐清的故事,让我眼前一亮。在新闻专业的评报课上,我以《乐清日报》的走遍乐清系列为例,获得了师生一致好评! 后来,我又读到“走进雁荡山”“纵横104”两个系列报道,迷上了这座有文化的古城。通过读报,我全面了解乐清,甚至比蓉蓉还要熟悉,我在学妹眼里看到了崇拜…… 2012年暑假,我来乐清日报社实习。实习结束,一条小稿获得了年度通讯作品三等奖,除奖金外还赠阅一年报纸,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回校后,我继续关注《乐清日报》,我心无旁骛地学习专业知识,拿到了国家级到系院级别的多个专业奖项。 2013年冬,毕业实习,大学老师推荐我去浙江在线,我却选择了《乐清日报》。这段时间是报社转型最难的时候,很多办了数十年的知名大报说停就停了,我对未来没有把握。 那段时间,采写的稿子也总是被毙掉,我很失落。汤琴老师察觉到我的忧虑,推荐我去《今日柳市》。 后来,我又被借到时政新闻部,我勤奋地采访写稿,还和张全老师一起采访了南存辉等商界精英。为了发现最新线索,挖掘最鲜活的材料,我坚持听乐清方言广播节目,渐渐地也足以应付采访了。 半年实习期过后,乐清日报社公开招聘,经过笔试面试,我成功考进了报社。后来,在权衡各方面情况后,我去了天正集团,还经常梦到老同事深夜编稿的场景。 在报社学到的东西,让我在工作中应对自如。我代表企业参赛的文章,拿到了省市县镇各级比赛奖项。虽然离开了报社,报社的领导和记者老师,也时刻关注着我的动态。2016年5月,我和蓉蓉学妹领证结婚,2017年2月,我和蓉蓉回湖南探亲,《乐清日报》也都对我进行了关注报道。 报社的老师教会我,社会不会亏待任何一个认真、奋进、积极向上的人。现在,我和学妹通过努力有了车,还买了房子,年底还有一个鸡宝宝出生。 回想起来,我很庆幸刚出校门就到《乐清日报》实习,跟着素养过硬的老报人学习,学以致用,并过上快乐的生活,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我与乐报砥砺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