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15日在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通过了该省科技厅组织的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即每公顷17.2吨,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10月16日《科技日报》) 然而,相比袁隆平团队屡创水稻科研成果,我国粮食生产形势却令人堪忧。调查情况显示,我国多个粮食主产区,均出现了“量减价跌”现象,种粮效益普遍下滑,有的地方甚至亏损严重。特别是,一边是粮食生产供不应求,一边却是各地土地撂荒现象严重;加之城镇化建设,在一些地方演变成了农业“非粮化”。“汗洒一亩田,年赚七块五”,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描述的一种景况,正是当前农村种粮农民的真实写照,再次敲响了粮食安全警钟。 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国粮食自给率需维持在95%以上,但这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近年来,在包括稻米、小麦、玉米、大豆在内的主粮中,由于大豆进口量增势迅猛,实际的粮食自给率已经突破红线。鉴于此,我国已将“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放在经济工作首位,并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可见,要想顺利实施粮食安全战略,需要粮食主产区持续发展粮食生产;而破解粮食主产区“量减价跌”困局,将成为中央和地方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 水稻单产创世界纪录,为粮食安全增添了砝码,同时也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增添了信心。这就要求涉农部门应做好顶层设计,从战略上考虑,尽快制定实施粮食主产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并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尽快摆脱粮食生产“量减价跌”的现状,通过政策指引、制度拟定、规划布局、智力支持等方式作出部署,对项目、资金、措施等作出制度安排。特别是,国家应制定更直接、更优惠、更实在的“三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减少种粮成本,感召和吸引更多的青年农民回乡种粮。 (作者为时评人) “水稻单产创纪录”为粮食安全添砝码 国家应制定更直接、更优惠、更实在的“三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减少种粮成本,感召和吸引更多的青年农民回乡种粮,科学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