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房” 应成基本素养 10月16日《都市快报》报道:在杭州工作的一对陕西籍小夫妻租房一年后退房,临走前他们专门请了家政人员,把地板拖得干干净净,用清洁剂将马桶刷得非常干净。房东老人说,这完全颠覆了我对年轻人的看法,没想到,他们居然以这种方式离开租住的房子,将一套整整洁洁的房子还给我们。 “完璧归房”是契约精神的体现,是租房客的义务。但现实中,不管是收拾干净退房,还是不把房屋住得太“折旧”,都少有人能做到,问题主要出在道德素质上。在熟人社会中,各人的自我约束意识,对熟人的尊重、礼让等等,一般都能做得比较好,否则很难“混”。而当处在陌生人社会的时候,因为无需太多顾虑彼此之间的好感、印象,一些人自我约束意识、尊重和礼让他人的品行,就完全不似熟人社会中的样子了。租房客与房东的关系,实际上也属于陌生人社会的范畴,租一段时间后租赁关系结束,或许从此永不再往来,印象的好坏,就被有些人看得不重要;租房客与房东之间因房屋折损问题的纠纷甚多,主要原因之一是“陌生人社会”导致的“一锤子买卖”。 不是说,做不到“完璧归房”的人,其道德素质就可以被完全否定,或许在其他真善美的故事中,并不缺少他们的身影;但尽力驱逐“伪道德”,培养真道德,却应成为一种品性修炼课。 ——@马涤明 “刷脸时代” 须保护好隐私 10月16日中新网报道:近期,“刷脸”成为了热词,人脸识别技术不断进入大众视野。苹果新机iPhone X具备“刷脸”解锁功能,并且可运用到Apple Pay以及各种需要身份验证的App中;首个“刷脸”支付的商用试点也在杭州一家肯德基餐厅开启;一些银行正尝试启用自动取款机“刷脸”取款功能;高铁检票、宾馆入住也在使用“刷脸”技术。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在“刷脸时代”,一张人脸的背后对应的一个高度数字化、信息化的人,涉及到这个人的各种信息,包括一些隐私信息。那么随着“刷脸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如何保证这些公民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也就成了决定着“刷脸技术”能否得到广泛应用的关键。“刷脸技术”具有高安全性、高准确率、高可用性、高实时性的提个点,但目前该技术还没有一个行业标准,用户隐私安全也亟待保障,建议制定并完善行业标准。 人脸识别是一条很长的产业链,所以保护用户隐私要靠应用“刷脸技术”的公司和企业的自律,更需要国家在法律法规层面的关注与完善,共同筑起保护用户隐私的行业堤坝,也就是为“刷脸时代”的到来奠定基础、铺平道路。 ——@苑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