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9月26日上午9时40分许,乐清农商银行营业部内,硬币兑换机前,市民郑先生正在兑换硬币。只见,他将一张百元纸币插入硬币兑换机中,不多时便有两捆硬币落在取币口。
“我们营业部边上就是丹霞路菜市场,以前来柜台兑换硬币的人不少,特别是旺季和月中人流量比较大,到柜面兑换增加了换硬币人排队时间,也给柜台带来了一定的业务压力。而硬币兑换机可以使客户在休息日和午休时间进行自助兑换,能更好地方便客户。”乐清农商银行财务会计部总经理冯盛说,正是出于这些考虑,乐清农商银行于2016年9月29日上线了乐清市首台硬币兑换机,来替代柜台的“硬币兑换功能”。至2017年9月26日,硬币兑换机已累计兑换硬币金额65万元。
除了硬币兑换机外,乐清农商银行“顺势而为”的“机器换人”举动也有不少,如:丰收互联APP、一码通等。
丰收互联APP自9月16日上线,在原有的“浙江农信手机银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版升级。“目前已经替代柜员的部分功能,比如实现7×24小时的在线开户、在线放贷、信用卡申请、民生类缴费等业务。”乐清农商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陈疆娜说,丰收互联APP智能之处也有不少,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生物特征实现了远程开户、刷脸认证;基于大数据平台(各类信息)对客户分析,实现客户按金融特征分群和360度客户视角展示;通过“千人千面”的个性化界面展示、客户交易预判、产品定价和交叉精准营销。
据介绍,“千人千面”就是基于大数据平台分析提供的差异化服务,给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精准的资讯。目前由乐清农商银行推出的丰收互联APP(含原手机银行)已有三十多万名客户下载使用。
乐清农商银行“一码通”自今年7月上线以来,也在商户中广受好评,乐清市已有近万名商户使用乐清农商银行“一码通”作为移动支付的收款二维码。
“这个钱收进来就直接进了我农商行的卡里,还不用缴纳手续费,比之前存在支付宝里、微信里要好的多。”一名商户介绍。
“机器换人是一种大趋势,我们银行应该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转变传统思维理念,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把许多传统金融业务交给机器,从而提高效率、提升客户体验,最终打造成为一家以‘客户为中心’的体验银行、开放互联的生态银行以及数字驱动的智能银行。”陈疆娜说。
“打印流水账单在智能柜台上操作一下就好了。”9月25日9时30分许,乐清市某企业负责人金良春来到中国银行乐清市支行,打印银行流水账单。在大堂经理的指引下,他选择到智能柜台上操作。
插入银行卡,点击“打印流水”选项,出示身份证经大堂经理核实后,智能柜台便开始往外“吐”流水单据。金良春的单据并不少,共54张,足足让智能柜台“吐”了2分钟。但金良春却感到“非常快”。
金良春回忆,上次他在柜台办理该项业务,不仅排队花了不少时间,而且办理也用了十多分钟。
“像这样五十多张的银行流水要是放在柜台办,打印就要十多分钟了。我们柜台使用的是针式打印机,远远不如这台智能柜台里的激光打印机速度快。”中国银行乐清市支行营业部副主任万旭祥介绍。
9时36分,在附近上班的朱秉文到智能柜台前综合开户。拿出身份证,将信息录入智能柜台,经过身份验证、输入信息、信息确认等步骤后,一张中国银行长城商贸通借记卡就从智能柜台上“吐”了出来,随之出现的还有一个中国银行动态口令器卡,用于保障网上资金交易安全。
“办张卡才花了4分钟,还开通了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短信通知等业务,很方便。”朱秉文说。
万旭祥介绍,若是在柜台由柜员进行综合开户的话,要先将银行卡办好,再办理手机银行、网银等,全程下来,客户一直在不停地签字、输密码等,远没有在智能柜台上办理方便。而且智能柜台办理时,先有大堂前端审核,再有后台进行身份信息的核准、查看有无不良信息记录等,金融风险也严格按照机器上的流程进行把控。
“在智能柜台上操作,整个过程都是无纸化的,减少了资源浪费。”中国银行乐清市支行副行长杨屏轶说,该行于今年5月25日开始,在乐清市8个网点内陆续投用智能柜台,截至9月初,这8个网点日均办理业务总量已达347笔,减轻了不少柜面人员压力。
根据中国银行乐清市支行相关数据显示,自智能柜台投放后,实际解放柜员7.5名。“在柳市支行,我们将一名柜员变成了流动岗,视业务情况选择在大堂值班或者坐柜台,其余7人都已经转岗了。”杨屏轶介绍。
谈及银行系统“机器换人”的看法时,杨屏轶说,中国银行智能柜台机投产后,服务流程得到优化、客户体验显著提升。他们将继续加大机器换人的力度,推进网点积极转型提升金融服务。
“南经理,请先坐一会,现在正是忙的时候。”9月25日15时许,台州银行温州乐清支行客户经理南嘉豪背着小包,走进位于乐清市宁康西路的吉利汽车专营店财务办公室中。只见,该办公室内有不少来购车的人,两名会计人员正在紧张忙碌地开具发票,收车款。
“您忙的话,身份证先给我一下吧。”来为客户办卡的南嘉豪见两名会计一时还未忙好,便向要开卡的会计张晓丽要了其本人证件。接过证件时,南嘉豪仔细核对了证件的相关信息。
张晓丽递过身份证后,继续开起了发票。南嘉豪则从小包中拿出了一台PAD、一个开卡器、一个密码器。“你们银行在外面也能办卡?”一名前来购车的客户问道。
“这是我们银行的‘移动工作站’,通过PAD实时接入银行系统,支持远程视频协作,我只要核对证件是您本人,后台审核通过,就可以办卡了。”南嘉豪向购车人解惑的同时,也将张晓丽的相关信息输入PAD中。
输入信息、后台审核、信息写入……15时03分至15时06分,短短三分钟,一张崭新的台州银行大唐借记卡便从开卡器上出现。
此时,张晓丽刚好完成了2名购车人的收款工作。“卡已经办好了,请您签个字,再正面拿着银行卡,我拍张照片就行了。”
流程走完,时钟才刚到15时08分。“真的很方便。”开卡人张晓丽说。
“拿着‘移动工作站’,我一个人一个下午最多的时候开卡近百张,极大地提高服务效率。其实,除了开卡外,‘移动工作站’的普贷办理更是被客户点赞的,把原本需要一到两天才能批下来的贷款,缩短到最快90分钟就能审批通过。”南嘉豪笑言,有客户说他们台州银行的客户经理,“一个人就是一家‘移动银行’”。
原来,一个客户经理拿着“移动工作站”的相关设备,便可办理银行柜台除现金外的几乎所有业务。也不怪乎被人称赞为“移动银行”了。
据了解,台州银行自2015年推出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移动工作站”项目以来,设立后台作业中心,客户经理人手一台PAD,在客户经理现场审核提交相关申请后,上传的信息由后台中心在30秒内做出预评估。实现了现场开户、授信审批、理财认购、业务签约等多项业务。2016年7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IDC 2016年中国金融行业转型与创新高峰论坛暨颁奖典礼”上,台州银行“移动工作台”项目获得“2016年中国金融行业创新奖”。
台州银行温州乐清支行行长任赞文介绍,自该行“移动工作站”投用以来,乐清市的5个台州银行网点综合岗的柜员由原本每家2至3人,减至1人,“移动工作站”已经累计办理业务3万多笔,实现了让客户“一次也不跑”。在“机器换人”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9月25日上午10时30分,在市区务工的彭涛因工作需要,来到中国工商银行乐清支行“智能柜员机”前操作办卡事宜,营业部大堂经理董石则拿着PAD给包括彭涛在内的几名客户办理相关授权,与解释部分操作。“我之前在其他城市体验过智能银行的,所以操作起来比较熟悉,而且这个界面简单,开卡我带个身份证就好了,很方便。”彭涛说。
市民陈伊则在智能打印机上打印近半年银行流水,供出入境服务机关相关审核使用。“这个机器操作简单、方便,银行卡插进去,点一下就好了。”陈伊说。
据了解,中国工商银行乐清支行“智能银行”自2016年1月上线,区域面积约35平方米,拆除了4个原有现金柜台改建而成,集开卡、办理存取业务、购买理财产品等服务为一体。80%至90%的非现金业务都可在“智能银行”上完成。
“将来,银行工作人员将逐渐走出柜台,与客户面对面沟通交流,增强与客户的互动,及时帮助客户发现、解决问题。智能网点的客户体验服务将更加到位,比如普及理财知识、银行卡防盗刷等,真正给客户带来实惠。”网点工作人员介绍道。
根据中国工商银行乐清支行提供的资料显示,今年8月,该行全市17个网点,在自助设备上完成的业务量总计8万多笔。
而在中国农业银行乐清市支行里,智能柜员机又有了新的名字——“超级柜台”。9月26日10时30分,该行的两台“超级柜台”前围着四五名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一名大堂经理正在机器前指导客户操作,另有人员维持秩序。
中国农业银行乐清市支行运营财会部经理任丹敏介绍,该行自2015年11月开始,陆续在全市25个网点及5个惠农点投放了43台“超级柜台”,“超级柜台”几乎可以办理除现金业务以外的所有业务(与智能柜员机类似)。2016年,“超级柜台”累计办理业务54.32万笔,2017年1至8月,共办理70.62万笔。
“‘超级柜台’办理业务就相当于在柜台办理,如转账之类的,也可以像柜台一样实现实时到账,现在ATM机出于安全考虑都是24小时后到账的,所以像过年的时候,我们几台‘超级柜台’的前面都有客户排着队。使用率极高。”任丹敏介绍,鉴于今年“超级柜台”业务量的激增,他们拟在10月再投入30台“超级柜台”,覆盖乐清市辖区范围内的26个网点。
据介绍,中国农业银行乐清市支行投放“超级柜台”以来,平均每个网点减少柜员一名。
智能柜台替代传统柜员
机器使用率极高
客户经理成了“移动银行”
一直以来,不少客户对银行印象是“排队排很长,业务办很久,态度还很差”。银行终究是服务行业,“态度差”这一特性有悖于服务行业特点。其实换位思考,若自己成了柜台里的一员,每天都遇到同样的问题,答上千百次,生厌、态度差一些也不奇怪。
在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争夺客户资源是银行实现发展的主要途径。因为服务行业的竞争根本上来说是客户资源的竞争,“谁能赢得客户,谁就能在这个激烈的市场中立住脚跟。”
而“机器换人”正是在这个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应运而生,是银行为提升客户体验、赢得客户而打出的“牌”。“机器换人”一方面减少客户排队等候时间,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提升客户的服务体验,另一方面把银行从业人员从三尺柜台解放出来,与客户面对面交流,切实地为客户服务。
银行业通过“机器换人”,还减少了不必要的劳动成本,也使原本受困于柜员服务的“人为态度”到“千人一面”的人机交流,更便捷地服务了客户。虽然目前“机器换人”还不能操作部分复杂的、金融风险较高的业务,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大数据和科技创新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局限将会被逐一解决,银行业也会迎来一个崭新的、智能化的新时代。
“机器换人”仍在路上
9月25日10时,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进中国工商银行乐清支行,首先入眼的便是“智能银行”四个大字,雪白的墙面衬着“智能柜员机”“产品领取机”“智能打印机”“网银机”等8台机器,科技感十足。更让人感慨的是,几乎每台机器前,都有人正在操作业务,其中甚至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在无工作人员指导的情况下,指尖轻点,不断地操作机器。
这一幕在乐清不少银行网点都可看见,如中行、农行等都上线了功能类似的“智能柜台”用以替代原有的柜员功能。投用智能机器后,不少网点都减少了一至两名柜员。
一名银行柜员说:“以后柜员都没饭吃喽。”
■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孟涛 文/摄
乐清农商银行硬币兑换机前,市民正在兑换硬币。
台州银行“移动工作台”录入客户信息。
银行里,机器如何抢饭碗?
乐清金融行业机器换人带来的变化
银行“机器换人”
商户收银台前,市民扫农商行“一码通”付款。
工商银行智能银行区域,市民正在操作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