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成景贤社区 打造家风家训传承基地 墙绘师在绘制传统故事。 “人文馆”撷取精华内容 12月28日,记者来到景贤社区。未到桥楼,就看到“家风家训传承基地”几个大字立在一旁。步入桥楼,两边的墙上介绍了基地概况。北门村村干部介绍,这个桥楼作为基地的“人文馆”,是整个基地的“龙头”,撷取了中国历代家风家训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桥楼一楼设立了家风家训分享区和社区讲坛。沿着楼梯拾级而上,只见楼道两旁的墙壁上,挂着一个个牌子,上面介绍了李毓秀的《弟子规》、袁采的《袁氏世范》、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等故事和内容精髓。二楼设立了“三区一室”,即中国历代好家风故事展示区、中华经典家训文化展示区、桥楼家训楹联展示区和家训书画创作室。 桥楼外,墙绘师正在一旁的墙上绘制图画。走近细看,五幅墙绘已初见雏形,内容为“德、孝、礼、义”的代表故事。不少村民驻足观看,品评墙绘、重温经典故事。据介绍,这堵景观文化墙长20余米,边上还将设置仿古水榭,接下来将在附近的建筑墙体上进行家风家训艺术创作,预计整个“人文馆”辐射面积达一万多平方米。 “这儿的传统文化故事真多,通俗易懂,值得一读。”一名村民细细阅读家风家训故事后说,这些故事发人深省,对他进行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启发。 传承基地长达一公里 记者从乐成街道了解到,选择在景贤社区打造家风家训传承基地,是因为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他们以银溪畔北门桥楼、姜公桥、太平桥两岸为环线,容纳北门桥楼、徐氏宗祠、周氏宗祠、乐清市实验小学、银溪老年活动中心等几处设施,将“三桥两祠一校一中心”逐步打造成“三馆一校一院”和银溪沿线家风家训人文景观带,即北门桥楼“人文馆”、徐氏宗祠“敬贤馆”、银溪老年活动中心“东溪书院”,形成一公里家风家训传承基地。 ■记者 蔡甜甜 文/摄 历代名人家训、经典家风故事、文化墙绘……近期,市民们经过乐成街道景贤社区桥楼,会发现这儿增添了许多家风家训的内容。今年,乐成街道在景贤社区打造家风家训传承基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