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海虹 通讯员 余甘棠 “孩子买这辆车,我们一点都不知情,他也没有开车回家过。这辆车就请你们收缴了吧,免得再出交通事故。”日前,一名家长到市区交警中队处理交通事故时,向经办民警恳求道。原来,在前不久的一个晚上,其儿子开着改装后的摩托车,载着几名同学在市区中心大道上飞驰,结果出了交通事故,几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受伤。 近期,乐清部分道路非法改装的摩托车(改装摩托车排气管,俗称“炸街摩托”)飙车现象再度频现。12月25日,多名网友向乐报有料微信号(yq61116222)爆料:在市区主干道、104国道及白象大道上,不时出现年轻人骑着改装摩托车在车流中任性狂飙的现象,这些“炸街摩托车”的排气管多为擅自改装,行驶时会发出巨大的呼啸声,似“跑车”声效,噪音很大,也影响交通,希望有关部门能引起重视。 任意穿插还绕8字型 “晚上看到几个孩子骑着摩托车,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间左右穿插,速度很快,排气管改装后,发出的声音特别响,太危险了。”据网友“不会游泳的潜水员”反映,12月25日19时50分许,他从市区开往柳市,在104国道上,看到一辆改装的摩托车从城南街道上米岙村一直开到柳市,车子没有车牌,车上加驾驶员共3人,20岁不到的样子,都没戴头盔,看着实在危险。 网友“胶带”接茬道,前几天他在104国道智广村段,也看到有几名年轻人骑这类改装摩托车,还在他的汽车前面绕8字型,着实捏了一把汗。 随后另一名网友“陈谊”也在爆料群里发了一段他在白象大道白鹤桥附近拍的视频,只见一名小伙开着轰轰响的摩托车从他车旁驶过,紧接着突然耍起车技,将车前轮高高翘起,靠后轮行驶了六七秒,虽然很酷,但这毕竟是公共道路,如此开车影响交通。 记者通过网友爆料和走访发现,驾驶这类摩托车的人以年轻人居多。车子外形小巧,但速度却奇快,主要改装了动力、灯光、音响、刹车系统等部件,通常只要花1000元-3000元就能在路边的摩托车维修店里购买到。改装后的摩托车在带来更强劲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空气污染和噪声,排气管发出的巨大轰鸣声,常常会让整整一条街的行人和驾驶员侧目,尤其是影响街边居民休息。 驾驶员以青少年居多 案例一:3月3日晚22时许,14岁的小郑驾驶改装后的电动摩托车,载着3名小伙伴,途经中心大道盛岙村路段时,由于车速过快,而且严重超员,车辆发生侧翻,车上4人有不同程度摔伤。 案例二:6月7日中午,高中生林某驾驶改装摩托车载着两名同学,行至市区南大街红绿灯路口时,林某在左转弯往南大街方向行驶的途中,与一辆正常直行的轿车发生碰撞,造成乘坐在车子最后方的女生腿部骨折。 “我们每个月平均都会查扣20多辆改装后的摩托车,但还是有不少这样的车辆在路上行驶!”市区交警中队一名交警介绍,从前段时间市区中队查获的“炸街摩托”和飙车违法情况来看,飙车者的年龄在十五六岁到二十岁左右,其中不乏未成年人。这些飙车的青少年大多为外来民工子弟,由于平时生活中心理过于压抑,缺少释放的途径,就想通过飙车这个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追求刺激和回头率。 看似拉风却暗藏隐患 交警介绍,这些青少年驾驶摩托车飙车时,具体表现是骑车兜风,在城区道路上高速行驶;成群结队,曲线竞驶,开车耍酷;搭伙喝酒,酒后狂飙;驾车逞能,追逐汽车等。在这些危险驾驶行为中,这些青少年几乎没人戴头盔,改装后的摩托车不仅声音爆响、灯光非常刺眼,街头飙车左右穿插让人心惊。 据了解,“炸街摩托车”起源于日本,然后逐步在欧美流行起来,原先是作为一种玩具车,或训练少年赛车手的特殊工具车使用,但由于这类车外形出挑,驾驶方便,近年开始慢慢风靡起来。但这种只能在私人或特殊场地使用的摩托车,一旦驶上路,危险性就会成倍增加,其中最大的安全问题,就是当车辆高速行驶转弯时,由于车身的稳定性差,容易发生侧翻事故,危及自身和他人安全。 民警提醒,私自改装机动车属于违法行为,如果摩托车私自改装排气管等结构,上路行驶将会被交警部门查获并严处,不仅扣车、要求恢复原样,还处罚款,无证者还将予以拘留等处罚。 此外,这类“炸街摩托车”大部分都没有上保险,万一发生交通事故,后果只能车主自己承担。也希望广大家长提高安全监护意识和监护人责任意识,千万不要让子女骑摩托车、电动车上学。 小摩托改排气管 “炸”出跑车范儿 骑拉风车多是未成年 大马路上耍车技。网友“陈谊”摄 扫一扫 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