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一顿大餐,就能帮到一个困难家庭” 周衍昆的爱心义举 ■记者 张丽萍 12月26日,乐清市慈善总会岭底分会在北京召开年会,80多名会员济济一堂,共商慈善助困大计。在北京开年会,对岭底分会来说是件顺理成章的事,因为岭底分会的大部分会员都在北京经商。虽然这是岭底分会成立后的首个年会,但会员们对如何更好地扶贫济困,都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对会员们来说,不是分会成立后才关注慈善事业,这之前,他们就多次为家乡建设、扶贫助困慷慨解囊。比如分会会长周衍昆,多年来就已捐资上百万元。 周衍昆是岭底乡张庄村人,1988年高考落榜后到北京打拼,经过多年努力,成立了北京汇丰源投资有限公司,建有北京联宏大厦,涉足服装、印染、纺织、商贸等多个行业,成功闯出一片事业天地。 早在事业有起色时,周衍昆就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和扶贫助困活动。岭底乡经济不发达,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都离不开在外经商村民的大力支持。十多年前,乡里修建从芙蓉镇到岭底乡政府的公路,周衍昆就捐资两万元,这在当时是个大数目,彼时他刚经历过投资失败、从零开始的重新创业历程。后来,张庄村修建到泽基村的道路,这段两公里长、5米多宽的道路耗资50多万元,资金全部来自张庄村在外经商人士,周衍昆也捐了三四万……多年来,在支援家乡建设方面,他已累计捐资50多万,另一方面,他资助家乡困难群众的资金,累计也达50多万元。逢年过节回乡,他都会拿出一部分资金,慰问乡里的贫困群众和孤寡老人。一些乡亲向他借钱之后无力归还,他都一笔勾销。 对于捐资助困,周衍昆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少吃一顿豪华大餐,省下的这笔钱也许就能解一个困难家庭的燃眉之急。”周衍昆不是一个喜欢张扬的人,做慈善之事但不想说,是他一贯的作风。当年,他出资25万元,通过同学会基金会帮助母校岭底乡中心小学(现岭底学校)实施学生早餐奶计划,学校曾提议以他的名字命名一个班级,以示表彰,被他谢绝。乐清市慈善总会想通过媒体向社会介绍一下这位低调的岭底分会会长,一开始他也婉拒,他认为对需要帮助的人,自己有能力就应该帮,没有什么可宣扬的,而且岭底分会里常年捐资助困的人有很多,自己不过是他们中的普通一员。的确,我们的周围有许多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周衍昆只是其中之一。然而,正是有了这些将扶贫济困视为“普通”的人士,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贫困人群,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温暖。 周衍昆(左)在慰问困难老人。市慈善总会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