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党代会特别报道
3  4  
推动渔业优质发展 构建海洋生态保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16年12月2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推动渔业优质发展 构建海洋生态保障
乐清市海洋与渔业局实现新突破
2016-12-29

    推动渔业优质发展 构建海洋生态保障

    乐清市海洋与渔业局实现新突破

    乐清湾位于浙江东南部、瓯江入海口北侧,东侧是玉环县,西岸是乐清市,湾顶为温岭市,湾口是洞头县各岛屿,流域总面积为1470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463.6平方公里(其中属乐清市管理面积为249平方公里),沿岸有清江、白溪、水涨、灵溪等30余条大小溪流入注湾内,共有33.1万亩的海涂,主要的经济鱼类有20余种,贝类58余种,甲壳类动物60余种,是浙江省蛏、蚶、牡蛎三大贝类的养殖和苗种基地。

    今年初以来,乐清市海洋与渔业局进一步提高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力度,重视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推进幼鱼保护、伏季休渔等多项执法行动,通过陆海联动积极构建蓝色生态屏障,坚持走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今年10月,南塘镇里塘村黄玉忠养殖的南美白对虾获得了大丰收,一亩水塘一年共养殖两期南美白对虾,平均产出800多公斤,是过去的好几倍。花5年时间,黄玉忠终于将南美白对虾养成“摇钱树”。

    黄玉忠今年50多岁,曾是一名螃蟹养殖户。5年前,附近养南美白对虾的人多了,他也加了进来。头一年收成不错,一亩水塘产出400多公斤南美白对虾,黄玉忠尝到了甜头。

    可当他承包50多亩水塘开始大规模饲养时,因养殖方法问题,导致收成没有预想中高。

    今年3月,黄玉忠另辟蹊径,启动大棚养虾模式。“南美白对虾怕冷,利用大棚内水温高的条件,让虾苗更容易成活。”黄玉忠说,“等虾苗再大一点,天气暖和了些,可以投入到其他水塘继续养殖。”就这样,他的虾苗投入时间比别人早一个多月,而且成活率十分高。

    就在别人的南美白对虾还在养殖期,黄玉忠的南美白对虾就上市了,并被人预订一空。第二期的南美白对虾苗也已投入到大棚水塘中。“原本一年只能养一期,我的虾一年就能养两期,双倍产出。”黄玉忠兴奋地说。

    早在试验期间,乐清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工作人员和专家就多次前往黄玉忠的养殖水塘调研,并提供技术支持。如今,黄玉忠的试验开始有不错的回报,工作人员对这项技术进行推广。

    “现在有不少村民跟我学习,准备明年也搞大棚养虾。”在电话里中,黄玉忠兴奋地说。

    与南美白对虾一样,今年乐清的紫菜养殖也得到较大发展。乐清市海洋与渔业局在政策上对连片50亩以上的紫菜养殖进扶持,提高了养殖户养殖紫菜的热情,加大了资金投入。今年,养殖户的积极性更是高涨,从去年的9户增加到现在的24户,全市紫菜养殖面积达到8000多亩,增加了一倍多。紫菜还有净化海水的能力,间接提高了乐清湾海水的水质。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市的头茬烘干紫菜产量达到300多吨,比去年增长一倍多,价格也达到每公斤240元左右,基本上能收回35%的投资款。

    南美白对虾和紫菜的丰收,是乐清市渔业产业转型发展的一道缩影。2016年全年乐清市渔业生产总量6.89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为20.87亿元,与同期相比增加5.5%,其中渔业生产产值为14.82亿元,涉渔工业4.95亿元,涉渔流通与服务业产值为1.1亿元,渔业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乐清市海洋与渔业局调整为渔业服务、为渔民服务工作方法和方式,提高为渔民服务质量。由于各地区差异造成各地渔业产业特色各有不同,对于仙溪、芙蓉镇多山区等乡镇,鼓励发展淡水养殖业;在大溪镇、仙溪镇等地利用溪流水源,鼓励开展大鲵养殖业,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今年7月21日2时许,乐清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30多名执法人员,在局长倪海云和副局长王金南带领下,分别检查了南岳和蒲岐等重点渔港。

    此次行动中,两个执法小组分头出动,并进行了周密安排和部署。

    3时,巡查人员在南岳码头发现有渔船卸载渔获,立即通知附近隐蔽的工作人员合围包抄,当场查获两艘三无渔船和三筐渔获物。同时,另一组执法人员在其他渔港码头也查获了三无渔船和非法渔获物。

    截至第二天8时,这次行动共查获3艘三无渔船和300多公斤非法渔获物,渔获物中大部分为幼杂鱼。

    这是乐清市海洋渔业局深入推进“两战”(幼鱼保护攻坚战、伏季休渔保卫战)工作进展的缩影。在东海,休渔期是海洋生物孕育生命的关键时期。如何保护幼鱼,让东海得到休养生息,成为广受关注的焦点。

    自5月20日,在浙江省全面打响保护幼鱼攻坚战后,乐清市海洋与渔业局按照“属地监管,全面排查,重点清理,严厉整治,依法规范”的原则,全面部署工作任务,制定《乐清市2016年幼鱼保护攻坚战行动方案》,成立专项行动小组,联合市场监督局、边防等部门,坚持“零容忍”态度,全线开展保护幼鱼执法大行动。

    该项行动中,乐清市还将渔业、工商、边防等执法力量都投入到攻坚战,采取分组专攻的方式,从海陆两大环节两手抓。一手是开展陆面水产加工厂专项大检查,按照“追根溯源,从重处罚”的原则,多次通过“夜间突击检查”“明察暗访”等方式,联合乐清市场监管局对全市水产加工厂、水产养殖厂和水产交易市场等进行分组分片检查,并逐一排查台账,严查幼鱼、冰鲜鱼等交易情况。一手是开展海上“清网行动”和执法巡查,联合公安边防,出动中国渔政33416执法船和公边33146船,共派出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对渔船逐一进行登检,凡发现携带禁用渔具或违反最小网具尺寸规定的网具的渔船,一律予以立案处理,违规网具一律没收。行动中共没收违规网具720顶。

    自省“两战”行动开展以来,乐清以敢打硬战的精神状态,日夜兼程、频出重拳,整合执法资源,加大执法力度,抓好伏休管理、取缔禁用渔具和保护幼鱼资源、打击涉渔“三无”船舶、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特别是5月30日在乐清湾沿岸查处的18艘外籍“三无”渔船,目前均已被依法拆解完毕。

    除了“两战”执法行动以外,乐清市海洋与渔业局还启动“护岛2016”专项执法行动、“海盾2016”专项执法行动、“碧海2016”专项执法行动等多项执法行动。

    今年初以来,乐清市海洋与渔业局共开展各项巡逻检查活动451次,参加2006人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4起(其中海洋违法案件7起),收缴罚没款342.07万元。

    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是2005年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西门岛位于乐清湾北部,隶属于乐清市雁荡镇。这里浅海滩涂面积广阔,海洋资源种类繁多,其中有缢蛏、泥蚶、彩虹明樱蛤、珠带拟蟹守螺等37种岩礁性生物和92种泥滩生物,并拥有世界级濒危鸟类黑嘴鸥、黑脸琵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斑嘴鹈鹕以及大量湿地水鸟。这里还拥有红树林区,是目前全国最北端的一片红树林。

    乐清湾红树林是由人工引种而成,自1957年西门岛渔民先后从福建省引种红树林122株后,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较高。它的引种成功突破了红树林的传统生长北界,不仅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风景价值,同时还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保护区自成立以来,以全国纬度最北的红树林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经过几年的努力,由最初的3亩红树林发展成具有约500亩规模的红树林群落,保护成效显著。

    然而2015年的这个冬天格外寒冷。由于今年年初的几次寒潮来袭,致使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内已成林的红树林出现大面积冻死。

    为了尽快修复红树林群落,今年5月底,乐清市海洋与渔业局对红树林进行了大面积补种,同时加强日常管护,安排管理人员对保护区红树林进行巡护。

    今年7月,工作人员对补种的红树林的生长情况进行查看,发现红树林长势良好,发芽率较高。更喜人的是,原来冻伤的红树林枯木又逢春,相继发出了新芽,长出绿叶。至今,红树林生长情况仍是十分良好。

    保护红树林,正是乐清市海洋与渔业局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工作的一部分。为了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和修复,推进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该局十分重视推进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工作,不仅在保护区内对冻死的红树林群进行补栽种,还针对沿海互花米草繁殖扩张迅速导致红树林移植成林受阻的情况,推出科学整治互花米草工程,委托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对乐清市沿海互花米草现状调查及整治对策研究、示范,进一步提高乐清沿海的海洋生态环境,改善乐清湾海洋生态环境。

    珍稀鸟类,也是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一项重要资源。今年,乐清市海洋与渔业局还委托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开展了乐清市西门岛观鸟监测项目,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对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鸟类种类、数量、分布情况以及鸟类生境现状进行调查,同时综合鸟类、其他生物资源及鸟类生境情况评估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鸟类栖息地质量,以鸟类生物多样性及鸟类栖息地质量提升为目标,提出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修复建议和方案。2016年度已编制鸟类调查简报,两年调查完成将编制《乐清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鸟类及其生境观测报告》。

    该局还加强乐清湾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委托温州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对乐清市近岸海域海洋环境质量进行监测。2016年的趋势性海洋环境监测项目包括水文气象、海水水质、沉积物质量、生物多样性。

    除了近岸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监测外,淡水水质监测工作也正在进行中,检测点包括大荆、雁荡、清江、虹桥、柳市、北白象等地的18条河道,分四次检测,每季度一次。检测指标包括水温、pH、悬浮物、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等二十二项。时刻掌握淡水水质质量。

    优化服务 鼓励养殖

    频出重拳 加强执法

    保护海洋 修复生态

    增殖放流。

    ■记者 程遥

    补种红树林

    南塘镇近海养殖。记者 郑剑佩 摄

    培育蛏子苗。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党代会特别报道 00003 推动渔业优质发展 构建海洋生态保障 2016-12-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