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拆鸭棚 种上球菜 晚斜阳村80岁老农陈永鑫支持环境整治 养鸭户(左)与干部交谈。 已拆的鸭棚变成菜园。 自拆鸭棚。 待拆的鸭棚。 柳市镇象南社区几处养鸭场近期要拆除,有一万多只鸭子要处理掉。为此,象南社区干部们发动同事、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发布卖鸭信息,帮忙一起卖鸭(《今日柳市》12月21日曾报道)。 一个星期过去了,事情有什么进展? 社区干部帮忙卖鸭 连日来,象南社区干部陈尊策、郑赛丹等人的电话被热心市民打爆了。 由于担心鸭农忙着干活或卖鸭,没空接听电话而错失交易,陈尊策和郑赛丹留的是各自的手机号码。 “鸭棚要拆,那么多鸭子要卖,时间很紧,我们留自己的电话更方便。”这两天,陈尊策电话不时响起来,一会不看手机都会有几个未接来电。“市民打电话来,多是零散地买几只鸭子,我们就把对方买几只、联系地址等信息记录起来,统一安排运送。” 运送鸭子也由干部们负责。有一天,陈尊策用自己的车运送了100多只鸭子(其中有20多只活鸭)到乐清市区,结果弄得车上满是鸭粪。“鸭粪太臭实在受不了,我们现在基本不运活鸭了。打电话来预定的热心市民很多,但宰杀的速度跟不上,因此运得有点慢。”陈尊策说。 养鸭户自行拆棚 12月26日中午,象南社区晚斜阳村80岁养鸭户陈永鑫戴上安全帽,带着破拆工具,爬上了自家鸭棚顶。 老人稳稳地坐在距离地面约两米高的鸭棚顶上,一边拆钉子,一边叮嘱前来拜访的驻村干部张永要把补贴拿回来。 据悉,陈永鑫与老伴杨月贤在自家分配的临河田地里养鸭,已有30年。平日里,夫妻俩忙在鸭棚,也住在鸭棚。 三个月前,象南社区干部告知陈永鑫老人,全市正在进行“大拆大整”“五水共治”,这样违章搭建的鸭棚对人居、水环境造成了影响,要即刻拆除,会给予相应的资金补贴。 夫妻俩理解与支持环境整治,对拆除鸭棚一事也看得开。与干部沟通好政策补贴细节后,他们马上卖掉了3000只普通鸭子,仅留下了100多只老鸭,同时动手自拆鸭棚。 “社区要帮忙拆,老人不肯,他要自己慢慢拆。”张永说,“有一处鸭棚拆掉后,老人种上了球菜,看,现在都丰收了!” ■陈清清/文 黄瀚/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