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时政
3  4  
树绕村庄 水满陂塘
拥军优属暖人心
侨联青年
分享创业故事
南岳整治菜市场
电商“掌柜”交流经验
家训送上门
营造好民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2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树绕村庄 水满陂塘
小岭村“党建+项目服务”激发活力
2016-12-28

    ■记者 郑剑佩 通讯员 陈建余

    迎着冬日的暖阳,听着翠竹林间的鸟鸣,穿行在智仁乡小岭村,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通向小青瓦,宽敞的文化广场周围溪水潺潺,山坡上树木摇曳花草点缀,犹如一幅挥洒自如的泼墨画卷徐徐展开,美景次第入眼。

    引来“活水”搞建设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北宋词人秦观在《行香子》中描述了人们心中向往的村庄。

    如今走进小岭村,灰瓦古墙掩映在青山绿水间,沿溪护栏装扮一新,农家小院前绿树成荫。在智仁乡的“十三五”蓝图中,通过引进“竹林人家”休闲旅游特色村项目,要彻底改变小岭村原有的落后面貌。该项目一期计划投资4200万元,由智仁乡在外企业家投资建设,于今年6月份动工,项目包括“一带四区十景”,将建成集竹林采挖、竹林休闲、竹林探险、美食购物、竹林生活一体化的竹林特色旅游村。

    小岭村主任鲍华康说,目前,乡政府已着手将小岭村近千亩省级竹笋精品园改造提升为生态旅游休闲景区,拆除的几处违建的养殖场,结合全市的“大拆大整”行动,又重新建成了公共停车场和旅游公厕,并将建设多家精品民宿,发展包含特色农家乐、农家生活体验等活动的休闲旅游特色产业,形成“精品名宿、特色农家乐、乡村休闲游”三位一体的特色旅游产业链,积极融入大雁荡旅游功能区。挖掘发展竹旅游、竹产品、竹科普和竹文化,始终围绕特色产业,做大做精做好竹的文章,将智仁打造成“乐清小安吉”和“都市心灵憩居地”,打响旅游特色品牌。

    支部建到项目上

    昨天下午,小岭村党员黄贤妙正在溪边的护岸施工现场认真检查扶手的油漆质量,而党员黄杏云也不时从岸边的“红色驿站”给工人们送来自家烧的热茶水。今年以来,智仁乡党委提出了以“竹文化”为特色的党建示范带建设,就是以竹资源丰富的小岭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四个类似产业的行政村。小岭村的党支部从6月份开始就建到了工程项目上来,提出“工程项目推进到哪里”,党员干部就服务到哪里的口号。全村21名党员除了个别年长体弱的同志之外,每人都在村支部认领了党员责任岗,内容涵盖了工地巡查、河道保洁、竹林看护和免费提供茶水、医疗等服务。通过这种“党建+项目服务”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党员参与村庄建设的热情,并将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出来。

    “村里的建设项目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甚至在党员队伍中也刮起了头脑风暴。”驻村干部万海余说,现在每个月的党员学习会上,各位党员都踊跃发表自己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汇报各自认领责任岗的工作内容,讨论现场都很热闹,党员干部们对本村的建设充满了热情。

    明年开春,小岭村还将修建一条宽3米、长2.4公里的通村道路。目前涉及到村里宅基地和农田的127户村民,征地遇到了困难。本月的学习会上,党员干部提出要以身作则,不仅全力支持政策处理,还要发动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挨家挨户上门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仅仅一个星期,127户村民全部答应修建道路。

    农村道路项目中难啃的骨头就是政策处理,小岭村的党员干部带头垂范,政策处理过程比预想中要顺利得多。党员黄冬菊说:“这条路修好后,留在山上的几百亩竹笋能挖出来直接送往外地,又能带来一笔收入,对老百姓是好事情呢。”

    发展经济出实招

    小岭村的笋早已声名远播,漫山遍野的竹林不仅风景如画,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效益。时值冬笋上市时节,又将有一大批游客来智仁体验挖笋和农家菜。

    如何做好笋的文章,让村民走上致富路?鲍华康说,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村里以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居多,就要想方设法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把村民们分散的山场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起来,形成规模化的挖笋基地,由村里统一经营各类观光和体验活动,村民参与观光体验项目的指导和操作,再由村集体把收入分配到户上。这样不仅提高了低收入农户的经济水平,更是把村集体经济给盘活了。如今,精品园竹林近1/6的土地已经开始流转,接下来还要逐步扩大面积,形成规模效应。

    以往,山顶上的竹林因为交通不便常年空置,也造成了竹笋资源的浪费。通过土地流转,就是要让闲置的资源发挥作用。下一步还要考虑如何把竹林观光和休闲民宿的内容发挥好,争取给村集体带来更好的收入。党支部书记鲍庆学说:“看着村民们的收入上去了,大家跟着党员干部搞建设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如今的小岭村,环境面貌大变样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也更加完善,村民们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树绕村庄 水满陂塘

    小岭村“党建+项目服务”激发活力

    溪边加装木护栏。郑剑佩 摄

    美丽的小岭村。郑剑佩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时政 00005 树绕村庄 水满陂塘 2016-12-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