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寄明信片吗?在网络时代,明信片似乎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在乐清有一位明信片达人,8年来,她寄出和收到了八百多张明信片。这位痴迷明信片的“90后”女生名叫童艳玉,27岁,是乐清一家外贸企业技术部的工作人员。 在寄明信片之前,童艳玉喜欢寄信。“以前通讯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流行写信。”童艳玉至今还记得第一封用拼音写的信是寄给爸妈的。初中后,她常寄信给在温州上学的姐姐和朋友们。后来由于课业繁重,童艳玉信写得少了,开始寄明信片。 2008年上大学后,童艳玉喜欢到处旅游。每到一处景点,她都会特别留意当地的明信片,自己收藏一些,再给给家人和朋友寄一些。渐渐地,身边的人知道她有这个爱好,到哪儿也都不忘给她寄张明信片。日积月累,她收藏的明信片装满了一盒又一盒。 那会儿,童艳玉收藏的明信片大多还是国内的。直到2012年大学毕业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微博中发现了名为“post crossing”的网站,便开始和世界各地的人交换明信片。 日本、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美国、德国、挪威……一时之间,承载着各种邮戳、各种文字的明信片,带着不同的风情向她飞来。 “收到各地的明信片,就感觉自己也跟着环游了世界。”童艳玉说,她很喜欢旅游,她的梦想就是环游世界,但因工作、资金、时间等现实原因,难以实现。于是,她就想通过收集境外明信片,拼出一张与众不同的“世界地图”。目前她已收到了来自三十多个国家的明信片。 童艳玉爱逛“淘宝”,买各种明信片、邮票,以及精致的胶带、小贴纸。“每张明信片我都会精心装饰一番,希望收到的人能有好心情!”每个月,艳玉都会花几百元购买和邮寄明信片。虽然花费不小,但她总能收获好心情。 “每一张明信片,都有动人的故事。”2013年,童艳玉在网络上认识了留学日本的河南女生小兰。因为共同爱好,两人相谈甚欢,开始互换明信片。小兰在东京一所女子大学读研究生,园艺专业的她常常给喜爱花卉的童艳玉寄来精美的花卉片,还有一些印有日本特色村落印章的自制片。童艳玉收到后很感动,也为小兰寄去了雁荡山等乐清山水的明信片。一来一去,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默契,以及种细小却亲切的情愫,都让艳玉觉得无比美好。 还有一次,一位芬兰的朋友寄片过来亲切地告诉她说,“愤怒的小鸟”是他们国家出的;一位挪威的朋友寄来他的自制片,紫色卡片上粘贴着三只小纸卷成的蝴蝶,特别精致……每次收到明信片,童艳玉都感到很惊喜,这让她的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 贴心的艳玉也感动了很多陌生人。有位网友要给女友生日惊喜,他希望能为女友集齐52张生日祝福的明信片,艳玉便号召各路片友一同写祝福寄去;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重大,艳玉写了加油鼓励的明信片给他们;一位毛里求斯的朋友说他们那里经常下雨,明信片不好送达,艳玉就将明信片装进了信封里再寄出…… 收藏明信片让童艳玉收获很多,不仅结识了一群世界各地的好友,知晓了各地的文化。除此之外,还让她收获了人生另一半。童艳玉和丈夫卢鹤的相识,正是缘于明信片。两年前,俩人虽同在一家外贸公司,但一个在技术部,一个做进出口贸易,基本没有交流。有一次,童艳玉正想收集法国的明信片。正巧听说他要出差,于是,艳玉找到卢鹤,拜托他帮忙带些明信片回来。此后,两人越发熟络起来,卢鹤每每出差,都会邮寄明信片给童艳玉。慢慢地,彼此有了好感,成为了男女朋友。去年5月20日,两人结婚。因为明信片,让童艳玉和丈夫相识相知相爱,说起这个,童艳玉满脸幸福。 手写的文字总让人感到温暖,这些年来,童艳玉固执地用纸张和笔来写字,她享受笔在纸端划过的触感,点滴心情和暖意都洋溢在文字里。 她有与众不同的世界地图 ■陈露/文 李方杰/摄 咱们乐清还有谁比童艳玉更爱收藏明信片的吗?扫二维码加“乐清湾君”,“最乐清等你来刷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