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明利 父亲的丧事过了头七,我又匆匆赶回首都亦庄。真是人在商场,身不由己呀。可是,一个多月来,我日夜思念的是家乡的九龙山,是像山一样的父亲的身影! 九龙山地处清江北岸,南临浩淼东海,北连奇秀雁荡。83年前,父亲就出生于九龙山下一个原名坎头下现改名蒲新的小山村。这里虽然风光秀丽,可是山贫土瘠,千百年来伴随村人的只有贫穷和苦难。由于瘟疫频发,父亲3岁失母、6岁失父,只得到芙蓉跟随大伯一家一起生活。 父亲是个孤儿,身矮体弱,又是个残疾人,患先天性唇裂,难免会受周围人的白眼、同龄小孩的欺负。这样的环境和经历,也养成了父亲倔强、坚韧的性格。16岁时,父亲毅然回到九龙山下的老家,独自劳动生活。平日,他扛着锄头,行走在龙山古道,默默地劳作,有时天黑了还忘了回家。在山坡上,他弱小的身躯挑着沉重的粪桶,踉踉跄跄往番薯地里送。有一次病了,他躺在床上饿了好几天,也无人知晓。他独自去温州工人医院做唇裂缝合手术,无人照顾,不能进食……父亲讲述这些往事时,我能感受到当时的他是多么孤独凄凉,但是父亲的表情却是淡然的,语气也是平静的。 父亲对自己的身世和种种遭遇,从没有自卑。他说,我能吃得苦中苦,样样比别人干得好,让别人看得起,我就很满足。21岁时,父亲离开九龙山,先到庆元县做路。他尽心尽责,虽然比别人矮小,干的活往往比别人多,很快被选为县森林工业局团书记。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回到乐清仙溪大公山农场,由于带头干苦活重活,吃苦耐劳出了名,领导让他担任副场长。没多久,父亲又回到家乡九龙山。他总是老脾气,天天起早摸黑,出工比别人早,收工比别人迟,乡亲们选他做生产队长。除了劳动挣工分,他会利用午休时间上山砍柴。大热天,疲劳过度昏过去了,他倒在地上歇一会儿,醒来后喝几口水,马上就精神起来。村里人说他是“见水还阳”,以一种叫卷柏的植物比喻他不怕吃苦、不怕疲倦的精神。 父亲小时候没读过书,但是他为人处事的理念永远不过时。公社化时办夜校扫盲,父亲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识字的。他非常重视对我们五个孩子的教育,他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我们读书,有了知识就会让人看得起。记得读小学二年级时,清北公社大会堂放电影《追鱼》,早上起床父亲就答应带我去看,那天正好农忙割稻,收工时他已是筋疲力尽。我心里想今晚看电影没戏了,没想到父亲洗澡后就要带我去,母亲心疼他,父亲却说:“人得讲信用,说了就得做到。”从此,“信用”二字烙在我脑子里,令我受用一生。 我高考落榜后,父亲让我跟师傅做木工,后来又学做生意。我办电子厂、种杭白菊、卖饲料,都没有成功,还亏了五千多元。这些钱是我通过我堂哥借的,过年时债主来要钱了,父亲这才知道。但父亲并没有责怪我,他只是对我的前途担忧。那年我只有20岁,在清北中学当了代课老师,还入了党。我想,每月工资36元,当老师是一辈子还不了这些债的。那时改革开放热火朝天,我刻意要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得到了父亲的同意。1986年正月,父亲从一位亲戚那里借了3600元,支持我去济南做生意。当时服装批发市场刚起步,秩序混乱,敲竹杠的很多,父亲整天为我提心吊胆。我暗暗地照着父亲“吃得苦中苦,让人看得起”的教诲去做,第二年生意有了起色,还让我妻子小平出来帮我干,父亲才放心了。多年来,我发扬父亲不怕吃苦的“卷柏”精神,传承他讲信用的品德,生意越做越顺畅。如今,我已在山东、北京办起了多家服饰公司。 父亲到了退休年龄,每月能领到一千多元的养老金。他逢人便说,就干了几年国家还给我开退休金,心中充满不安与感恩。他出资修建村中水泥大道、绿化带、村活动场所,做了无数公益事,还帮助了无数个贫困家庭。5年前,78岁的父亲被诊断得了弥漫性淋巴瘤。在与病魔抗争中,他经常叮嘱,现在生活好了,一定要感恩,要回报社会。2014年初秋的一天,重病中的父亲对我说:你已有了条件,修一修九龙山的古道,为村里做件好事吧。我深知,父亲的嘱咐是他终生的一桩心愿啊! 我家面对巍巍九龙山,是村民们世代生活、劳动的地方。可是历经600多年风雨沧桑的龙山古道,破败不堪,多年失修。我明白父亲的心思,立即安排好在外地公司的事务回到老家,于当年国庆节动工修建龙山古道。通过两年的建设,已将原来狭窄的块石路面铺成了近两米的条石大路,全长2800米,一直延伸到山顶。沿路新建了古色古香、风格各异的宏德亭、鸿运亭、红福亭、弘道亭,还建起了青云门、瑞宝塔、道德经广场、廿四孝长廊及月亮、太阳、莲花三个平台,已投入600多万元呢。 在修建龙山古道的日子里,父亲总是安坐在家门口,守望九龙山。2016年10月21日凌晨,父亲安祥去世。他走的时候无声无息,两手托着头,仿佛是睡着了。 我们将父亲安葬在龙山古道旁。我默默地对父亲说,龙山古道修好了,你放心吧。接下去,我还要全力建一个九龙山公园,每年都拿些钱,花个十多年,一定会建好。 父亲,您安息吧! 父亲守望的山 德长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