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乐游
3  4  
北白象“乡村一日游”即将启动
签证遭拒签
损失谁承担
白云尖下
整治景区
既要摘牌也要摘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2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整治景区
既要摘牌也要摘帽
2016-12-14

    12月5日,国家旅游局通报称,由于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厕所环境卫生条件不合格、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全国367家4A级及以下景区受到摘牌、降级、严重警告等处理。其中,包括北京市朝阳区中华民族园、平谷区京东大溶洞等55家4A级景区在内的107家A级景区被摘牌。

    有些东西不能咂摸,越咂摸越是心情沉重。这一次,国家旅游局出手“收拾”景区,其实很有一种“越权”的味道。因为自2014年5月1日起,4A景区的评定权,已经下放至省级旅游主管部门。加强景区管理,不仅是国家旅游局的事,也是地方旅游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有关规定,地方旅游部门也应该伸出“有形之手”,加强对4A及其以下景区的管理,有问题早整改,大问题早摘牌。

    不要小看了自查自纠。对于很多景区来说,之所以问题频出、养痈成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把自己当成了“颜值担当”,吃透了“地方保护主义”。

    在自己“一亩三分地”里,没有谁能拿自己奈何,即便有问题,也可以化险为夷。如果地方旅游部门能像“黑脸包公”一样,敢于担当,勇于负责,何至于传递错误信号?只会让问题早早解决,甚至发生痛点向亮点、短板向长板的转化。

    坐而论倒不如强化问责,整治景区既要“摘牌”也要“摘帽”。面对那些受查和摘牌的景区,仅仅讲道理远远不行,还有必要强化责任追究。据了解,国家旅游局正会同相关部门,酝酿推出新修订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和新国家标准,全国景区监管正加快走向常规化和制度化。不从责任落实入手,没有地方旅游部门的责任担当,常态化监管又从何体现? 本报综合

    整治景区

    既要摘牌也要摘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乐游 00008 整治景区
既要摘牌也要摘帽
2016-12-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