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柳市人大步迈进城市生活 「双月攻坚 冲刺全年红」 柳市新貌。汪洋 摄 ■记者 郑瀚 通讯员 南亦丹 12月8日,在位于柳市镇东仁宕村的市第三人民医院新院区内,工人忙着完善配套的绿化景观,预计明年春节过后,这所现代化的医院将正式投入使用。届时,市三医道路窄、人流大,床位少、就医难的窘境将得到全面改善,柳市的老百姓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新医院的内饰装修等都已经完成,我们正在抓紧时间,加快绿化景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这些配套工程完成后,马上从老医院整体迁移到这里。”市三医副院长吴献鹏说。 新院区一期工程用地面积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2251平方米,其中医疗综合楼76451平方米(地下室10036平方米)。主楼19层,包括了住院部、手术室、ICU病房,医疗门诊综合楼裙房4层。 投入使用后,市三医的日门诊量预计可达2000人次,医疗配套设备将会得到大幅改善,就医流程也会更加优化,患者看病能享受更优质的服务。其中,床位将由现有的280张增加到660张;同时,医院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39.1%,环境十分优美。 “目前,有很多患者外流,选择去温州市区、上海等地的大医院。现代化的医院投用后,相信本地患者有足够的理由,选择在家门口就诊。”吴献鹏说。 此外,一直困扰市三医的交通问题也将得到有效解决。东仁宕村是柳市镇的交通枢纽,四通八达,将原柳市区域和象阳、七里港、黄华连接在一起。中心大道、长江路的延伸部分,以及规划中的环城南路将新医院圈成一个直角扇形,各地的患者可以非常便捷地到此就诊。同时,新医院将设300多个地下停车位,加上部分的地面停车位,可以很好地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柳市既是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也是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该镇谋求由“镇”到“城”的升格与蜕变,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形象日益凸显。年初以来,城市服务设施进一步得到完善,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将逐步享受到“城里人”的高品质生活。 接下来,柳市将继续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林宅湿地公园一期、乐琯运河十里滨河绿道等绿地建设,形成覆盖全镇的绿网体系;不断提升城市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新民农贸综合市场(省四星级现代农贸综合体)、五洲中国电工电器城建设,投用现代购物中心(柳市第一个城市综合体);加快推进城区改造,完成三里一路等5条城区主道路街景改造,积极拓展柳市新兴商业街,推进美食、书城、购物中心、文化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链接] 城市形象日益凸显 交通路网日趋完善 柳青南路延伸工程、月渡路工程基本完成施工,长江路延伸工程、沿江大道修复、万象桥工程开工建设;甬台温复线、温州绕城北线、瓯江北口大桥主线、轻轨S2线政策处理工作进展顺利。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文化中心即将投用,便民服务中心开工,同时开工建设城镇排污工程11个,投入运行垃圾中转站10座,在建3座,基本实现全镇区域的350吨垃圾全覆盖收集和集中处理。 “三改一拆”强势推进 加大拆后空间利用,推进城市建设向集约精细化发展。柳市镇累计完成“三改”215万平方米,拆违300多万平方米;启动拆后空间利用项目11个,其中标准厂房9个,商业综合体1个,农贸市场1个。今年10月份,温州市启动“大拆大整”专项行动后,柳市完成了高后村、万里桥村、智广村、长丰村、沙湖工业区一期等低效用地拆除工作,累计拆除违建面积达15万多平方米,启动了高后村、沙湖工业区一期两个拆后空间利用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