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时政
3  4  
半年下苦功 由“村”变成“城”
石帆道德讲堂故事多
城南排查流动人口
淡溪培训村级计生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2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蒲岐大拆大整迎发展
半年下苦功 由“村”变成“城”
2016-12-09

    蒲岐大拆大整迎发展

    半年下苦功 由“村”变成“城”

    ■记者 陈清清

    阳光明媚的午后,来到临港古镇蒲岐,迎面海风直吹得人醉。穿过热闹的东城门,在东门海鲜批发市场看一会儿村民翻晒马鲛鱼干的热闹场景。驶入虹南大道,道路两旁干净齐整,古城墙似的围墙上,“古镇蒲岐”几个大字映入眼帘……

    这是蒲岐镇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加速优化美化环境的缩影。

    今年9月起,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重大决策,补齐小城镇发展短板,加快推进“两美”浙江建设。

    蒲岐镇以港口新城、乐清湾港区主战场的重要区位以及拥有甬台温高速出入口、疏港公路、铁路支线、104国道南复线的突出交通条件,被列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试点镇。随着整治的开展,蒲岐新格局、新形象、新发展逐步显现。

    古镇迎来新发展

    蒲岐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古城规整,四城门保存完好,抬阁、踩高跷、扮笑戏等民俗文化独具特色,是有着800多年建制史的海边渔盐特色历史古镇。

    今年乡镇区划调整以来,蒲岐全镇上下围绕“临港小镇、海鲜名城”建设目标,坚持以环境整治为抓手,加快推进温州市级卫生镇、乐清市级文明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建设,围绕虹南大道、疏港大道等精品线路的打造,优化美化环境。

    “提升环境,是城镇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是民生所需。蒲岐镇的环境建设同时契合了乐清湾港区日益增长的综合环境提升需求,将成为推动港区转型发展的有力抓手。”蒲岐镇党委书记叶小剑说。

    大刀阔斧优环境

    “以前的高速路口附近都是菜地,现在变成了整齐的绿化带。以前家前面这条虹南线两边都是堆放很久的垃圾,现在变得很干净。”家住蒲岐镇华二村的王小咏说,“半年之内变化这么大,一下子由‘村’到‘城’,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蒲岐吗?”

    今年起,蒲岐镇分两步走,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有效解决虹南大道、疏港大道沿线“脏、乱、丑”等突出问题;并以华一村党建一体化打造为中心,整合沿线宣传资源。

    如今,甬台温高速蒲岐互通出入口新增了违章抓拍摄像头,绿量绿质提升,交通道路标志标线清晰,担当起城市门面职责;虹南大道建起了统一的广告牌,沿线北门街滨水公园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疏港大道通过大刀阔斧的整治,8处大型垃圾堆被清理,清运出1600吨垃圾,4处畜禽养殖点搬迁;华一村党建一体化打造整合了党建、纪检、统战、宣传、文化、平安建设、人口计生等宣传板块;还有镇武路街道、华一村华阳公园、下侯宅建成区、东干河道、东门农贸市场、蒲岐新政府前广场等,均在一年间焕然一新。

    “全镇上下一心,都卯着一股劲儿来建设。镇里制定计划,村里二话不说去完成实施。比如,2个垃圾中转站从选址到建设,只花了几个月时间,多亏了相关村的配合。”蒲岐镇镇长陈余良说。

    大项目促大格局

    环境整治只是开始。蒲岐镇加大投入建设蒲岐海鲜集散中心(海鲜城)、蒲岐镇东门街商住项目、蒲岐镇商业综合体项目、蒲岐镇华一村商住房项目、蒲岐镇北门街商住项目、蒲岐镇寨桥村景桥花园项目、蒲岐镇滩涂垦造水田项目、蒲岐镇娄川村生态骨灰堂等沿线8大项目。主动承接港区的道路、商住、商贸地产开发等城市功能配套设施建设,强力打造“港产新城”。依托文化、交通、绿化、休闲等环境综合要素的提升,协同北门海鲜集散中心等海鲜综合体建设,加速建成“海鲜名城”。

    该镇将通过推进这些散落在精品线路两旁的重点项目,点线相连,融合生辉,像串联起“古镇蒲岐”大地上一条美丽的“珍珠项链”一样,带动古镇驶入发展快车道。

    康庄大道。黄瀚 摄

    城市门面。黄瀚 摄

    古镇一角。黄瀚 摄

    晒鱼鲞。胡云青 摄

    晾晒海鲜。胡云青 摄

    虹南线旁的健康步道。黄瀚 摄

    眺望乐清湾港区。黄瀚 摄

    立面改造后的街道。胡云青 摄

    马路一景。黄瀚 摄

    疏港公路边在建的下堡村公园。黄瀚 摄

    碧水宜居。黄瀚 摄

    热闹集市。黄瀚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时政 00002 半年下苦功 由“村”变成“城” 2016-1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