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镇“大拆大整”势如破竹 59个村设立党员动员宣传岗 ■记者 李张侃 文/摄 自“大拆大整”行动开展以来,虹桥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举措不断。 木材市场提升改造 11月25日,挖掘机驶进了虹桥八村的木材市场,在商户、村民和工作人员的注视下,这个建成近30年的老市场被一点点夷为平地,向未来的新市场迈进。 八村的木材市场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占地面积达2万平方米以上,在此经营木材的商户有上百家,主要分为店面、仓库、厂房等部分。拆除前,这里是一排排的老旧简易棚,耐火等级低,其中还有不少居民私自搭建的危旧民房,房内大多是木楼梯、木地板等,消防通道处还堆积着大量的木材木料,电线乱拉乱接、人灶未分离等现象更是给消防安全埋下了隐患。此次拆违已拆除了除店铺外的近1.5万平方米房屋。“这些年,这里因为粉末和阴燃造成的小火灾时有发生,消防隐患十分严重。”虹桥消防站工作人员介绍,“由于连片面积大、问题复杂,整改难度很大,但凡有个万一,后果不堪设想。” 事实上,木材市场的改造提升计划早在前几年就已提上议事日程,新市场的规划方案也已经形成,然而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阻力,种种压力影响进度。趁着当前“大拆大整”的东风,拆违的重锤终于凿开了木材市场提升改造的新通道。 “为了减少商户的损失,我们采取逐步拆除的方案。目前保留经营的店铺,拆除后的空地也暂时允许堆放木材。新市场的建设正在审议中,尽早动工不仅是虹桥镇政府的责任,也是民心所向。”虹桥镇相关负责人说。 “老市场太乱,房子也老旧,是应该早日整改。”很多木材市场的老板也表态要拆,“虽然整改的过程势必会影响生意,但规范的新市场形成后一定会打开新的商机。” 党员干部带头自拆 连日来,虹桥镇党员干部自查自纠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11月15日,在瑶岙社区的支部例会上,党员干部纷纷作出“四带头四不准”的承诺,会议要求有违建的党员干部带头自拆,全力支持配合“大拆大整”八项行动。 会后,蒋宅村副主任李忠旭找到了驻村干部周云峰,担心地询问:“我家在田间水边原有一间养鸭场,如今租给村民作厂房,不知是不是违建?”后经了解,李忠旭这间800多平方米的房屋的确属于违建厂房。 “那就拆吧,我和租赁人沟通一下,让他们尽早搬离。”鉴定结果出来后,李忠旭当即表示愿意配合拆违。 12月2日,李忠旭已经将房屋腾空,他和租赁人一起早早就准备好,等着挖掘机驶来。“这间屋子建成已经十多年了,如今拆除直接减少了一笔可观的收入。”李忠旭说,“但是作为村干部,如果自己这关都过不了,村民的思想工作更加难做,必须带好这个头。” “这房子是村干部的,接到限期拆除通知书时还心存侥幸,可没想到李主任带头自拆。为了加快进度,李主任帮我们在村里找了新厂房,我们没理由不配合。”租客郑林银说。 “在实施拆违前,我们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老百姓知道只要是违法建筑都要拆,不管违建户是‘官’是民,都一视同仁。同时,更要让群众知道,党员干部的违法建筑必须先行拆除。”蒋宅村的联片领导赵爽说。 据悉,自“大拆大整”行动以来,虹桥镇通过党员干部自查、联片领导干部进村入户核查、谈话教育等多种形式,全面发动党员干部带头自拆违建,为下一步清零违建行动夯实基础。目前,全镇5471名党员全部开展了自查自纠工作,并有59个村设立了党员动员宣传岗。 危房排查 排在“危”前 12月2日,城东社区大乌石村的一间危旧房梁柱断裂,房顶上的砖瓦陷落,房子随时有坍塌的可能,十分危险。所幸,原本居住在房中的吴应喜和他老伴在一个星期前已经被劝离。 大乌石村内,年久失修的危旧房不少。上月,驻村干部陈文达在进行危旧房排查的过程中发现,吴应喜所住的这间砖木结构老房子已经有40多年历史,屋内几根大梁虫蛀厉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属于D级危房,必须腾空并拆除。 据工作人员介绍,吴应喜身患残疾,家庭条件困难,这间房子是他们唯一的住所。得知住了多年的老房子要拆,两位老人十分不情愿。“这个房子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你们要为自己的安全负责。”工作人员当即发放了危房公告。 在复查的过程中,陈文达发现,老人们依旧不理解,不愿意离开老房子。为了做通老人的思想工作,联片领导和驻村干部三番四次来到吴应喜家中,与老人们谈话。“你们住在这危房里,我们也睡不踏实啊。”陈文达说。 看着老房子漏雨又掉碎瓦,工作人员连连上门游说,吴应喜最终同意搬离。“老人搬出房屋一周后,梁柱就断了,好在搬得及时。现在老人们都庆幸当初配合工作,不然后果不堪设想。”陈文达说,“目前,我们正在帮助他们申领危旧房拆迁的补贴款,希望他们能早日住上安心的房子。” 木材市场改造提升。 党员干部自拆违建。 大乌石村拆除危旧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