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时评
3  4  
保持大拆大整劲头
延续转型升级势头
产粮区“量减价跌”
事关粮食安全
乱停车与三好生:
公平权利不能受要挟
推车失控事件:不能止于赔偿
“呼死你”是病,得治!
“靠谱”是现代人的
必备素质
法律应是人性的低保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2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产粮区“量减价跌”
事关粮食安全
2016-12-07

    12月6日《经济参考报》报道:种粮效益的增与减,直接影响种植意愿和粮食产量。记者近日赴皖黑粤赣吉鄂湘等地的粮食主产区,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数十名基层干部和种粮大户。他们普遍反映,受产量减少和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今年的种粮效益出现下滑,一些地方亏损严重,大户心态呈消极观望、减租退租和安全感低等特征。

    “汗洒一亩田,年赚七块五”,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描述的一种景况,正是当前农村种粮农民的真实写照。然而,如今在一些粮食主产区,不但连“年赚七块五”都做不到,反而还要赔钱。试想,当种地不能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求时,让他们如何在田间体面劳动?可见,粮食“量减价跌”,已严重损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是那些留守的老弱病残群体。农村劳动力“青黄不接”现象,在各地相当普遍,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要想顺利实施粮食安全战略,需要粮食主产区持续发展粮食生产。而破解粮食主产区“量减价跌”困局,将成为中央和地方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首先,应做好顶层设计,规范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有序转移,避免城市农民工过剩,而农村土地无人耕种的“错位”现象发生。同时, 应从战略上考虑,尽快制定实施粮食主产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并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尽快摆脱粮食生产“量减价跌”的现状,通过政策指引、制度拟定、规划布局、智力支持等方式作出部署,对项目、资金、措施等做出制度安排。特别是,国家应制定更直接、更优惠、更实在的“三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减少种粮成本,感召和吸引更多的青年农民回乡种粮,科学致富。 ——@张西流

    产粮区“量减价跌”

    事关粮食安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时评 00002 产粮区“量减价跌”
事关粮食安全
2016-12-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