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2版:今日柳市·小城市
3  4  
敢向涛头立 勇做弄潮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16年12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敢向涛头立 勇做弄潮儿
柳市镇打造“全面小康标杆镇 业强宜居小城市”
2016-12-07

    敢向涛头立 勇做弄潮儿

    柳市镇打造“全面小康标杆镇 业强宜居小城市”

    过去五年来,柳市镇党委在乐清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三个柳市”建设目标,在全市乡镇街综合考核中实现“五连冠”,在全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中连续五年获得优秀单位称号,在全国百强镇排名中连续三年晋位,现列全国第15位、浙江省首位。

    今后五年,柳市镇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特色小(城)镇培育和省小城市培育三大试点为重要载体,各项工作以“当龙头、促跨越、上水平、惠民生、奔小康”为总体要求,施行“一个统领、六大战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勇做新一轮改革创新的弄潮儿,努力把柳市建设成为“全面小康标杆镇、业强宜居小城市”。

    构建产城融合发展机制。

    理顺行政管理机制,推进政府“简政”改革,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探索构建与乐清经济开发区、乐清港湾区之间的产业平台合作机制。

    推动工业持续发展。

    引导制造业加快创新步伐,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到2021年全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100家。

    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加强领军名企的辐射带动作用,力争到2021年,全镇新增上市公司2家、新三板20家。

    结合特色小镇建设,谋划实施工业园区的布点整合与改造提升。推进德力西、人民两大产业项目和四个小微创业园尽快建成并投产。

    实施生态优先战略

    致力护生态、优环境

    建设美丽宜居的和谐家园

    深入开展“五水共治”。

    以“水清、岸绿、景美”为总体目标,深入实施岸上污染源整治,突出抓好排污、排水管网的建设、改造和管护。

    建成乐琯运河十里滨河绿道,基本实现全镇河岸绿化覆盖、省五类水质河道向四类水质目标的转变。

    完善防汛防洪体系建设,按计划开挖两条新河道并拓宽吕庄河、新建七里闸。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致力建平台、拓格局

    加快柳市由镇向城转变

    实施产业强镇战略

    致力转方式、调结构

    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创新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柳市要再创辉煌,必须进一步拓宽创新渠道,拓展改革空间。

    发展是柳市的第一要务,要按照“一产做精、二产做强、三产做大”的思路,构建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生存之基、发展之本,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筑牢生态安全底线,着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环境。

    1

    2

    3

    4

    1

    2

    3

    1

    2

    3

    全面推进拆整结合。

    以“大拆大整”行动为契机,开展违法建筑控新化旧工作。

    对新增违法建筑一律“即查即拆”。

    对违建严重、危旧房集中的违章旧住宅区、旧厂区一律依法先行拆除。

    力争在2020年末,全面完成违法建设治理任务,基本创成“无违建乡镇”。

    制定柳市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对市容市貌、市政设施实施科学化、常态化管理。

    切实加快全域绿网构建。

    建成林宅湿地公园、汤岙余公园等一批绿化的“大项目”,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生态观光园,利用各类广场、拆后空间、村庄空地、街道边角地点缀城乡绿化,确保完成全镇绿化覆盖率达3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8平方米,力争创建省级园林镇。

    推动农业集聚提升。

    扶持重点农业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更好地发挥“龙头”效应。

    抓好农业品牌创建,集中资源培育在全省叫得响的农业品牌。

    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壮大。

    以建设“一核两带两城”为目标,全面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商贸流通功能,把主城区建成功能完善的城市综合服务核心区;

    通过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休闲功能配套,推进时尚旅游休闲产业发展,加快打造瓯江沿江“休闲产业带”和象阳“文化产业带”;

    通过推进电器销售中心、正泰科技园、华通综合体等一系列项目建设,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高度发达的“柳白新城”;

    通过加快长岐片海涂围垦开发,依托沈海复线、南金公路、S2线等快速交通线建设带来的区位优势,打造“滨海物流新城”。

    构建公共服务购买机制。

    有序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供给领域。

    构建要素资源整合机制。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与运作平台,探索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进一步化解公共建设领域的资金制约。

    开展土地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工作。

    构建金融服务创新机制。

    搭建柳市中小企业现代金融服务平台,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成立“柳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和“柳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

    鼓励民间资本成立“柳市电器设备融资租赁公司”,重点支持对电器产业企业的升级设备租赁服务。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今日柳市·小城市 00012 敢向涛头立 勇做弄潮儿 2016-12-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