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了重建,对我们的自身发展有好处” 柳市一铸造企业完成自拆 环保部门查处污染企业。 清理拆违现场。 拆钢棚、清砖块、运建筑垃圾……上周,在象阳社区的象东铸钢机电厂内,挖掘机已经将占地千余平方米的厂房大部分推平。另一侧,企业股东之一金维富和工人们正在一起清理最后一间待拆除厂房内的设备。金维富说,为了加快拆违进度,他们边搬离边拆除。据悉,作为柳市第一家自拆的铸造企业,目前厂房的全部主体结构已经拆除完毕。 象东铸钢机电厂内此前一直进行翻砂作业,粉尘和水汽对附近环境存在一定的影响。金维富表示,违建拆除后,他将着手重建符合标准的新厂房,同时对产业进行转型升级,经营电器相关的产业。 自“大拆大整”行动开展以来,柳市镇综合执法、环保、住建等部门人员立即开展排查,发现柳市共有5家铸造类淘汰企业的违规厂房需要拆除,相关部门随即上门要求业主停产拆违,并贴上封条。 11月22日上午,柳市镇政府牵头联合多个部门,召集了5家淘汰企业的业主开展座谈会,传达“大拆大整”专项行动精神。会上,在违建整改通知书上签字后,金维富第一个加入主动拆违的行列,当即表示愿意配合行动自行拆除,他说:“我们的厂房已经建设使用了20多年,在消防和环保等多个方面确实有很多跟不上的地方,拆了重新建,对我们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我回去马上安排整改。”也有几名企业主在思想上尚未完全接受,一名企业主表示,他们也了解整改的紧迫性,申请能否保留或者撤并部分企业。工作人员当即告知,“大拆大整”行动没有特例,不符合标准的厂房必须拆除。 上世纪90年代的铸造作坊私搭简易钢棚、违章建设小平房等行为并不鲜见,20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拆除违章建筑是根难啃的骨头,不把理向村民说明讲透,工作很难推进。”一名工作人员坦言,“督促企业整改一方面是当前的重点工作,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落后淘汰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此,柳市环保部门配合其它部门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并分两组人员,一方面仔细排摸各片区内环保不达标的工厂,一方面告知这些违建企业主拆违的利弊,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支持。 ■李张侃 文/摄 张贴封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