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故里玩穿越
乐报小记者“古装趴”,玩得很嗨也学到了很多
拉风的古装趴
上周六下午,我们乐报小记者参加了淡溪梅溪草堂的古装趴,相当拉风。
这天的梅溪草堂,又见一副热闹景象。只见各路“英雄好汉”风尘仆仆,身着各式古装赶来赴会。小记者有小书童、白面书生的打扮,还有千金小姐、贵妃娘娘的扮相。最漂亮的当数乐清日报的几位老师了,一身的汉服,让我想起了电影《新龙门客栈》和连续剧《武林外传》。哈,我怎么忘记了,我可不是看客,我也是来开古装大会的呀。
我们在旧式的文化礼堂学习做拱手礼,还跟张夫子读《弟子规》。其实《弟子规》我都背熟了,但跟着张夫子摇头晃耳念着,也别有一番趣味。
之后,我们进入了刺激的比赛赢奖品的项目。比赛的项目有投壶、pose你最行、我不歪等。我是和一位小记者根据纸上的信息找到对应的亭子,然后拍下要求的pose才算过关。寻找亭子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后来才发现它不在王十朋纪念馆里面。
我们到故居外面找,来到大约离村口100米的一座亭子,抬头一看,与图片严重不符。
之后,我们向村里的一位爷爷问亭子。谁知,又被指错了方向。就这样,我们在村子里绕来绕去,最后才想到梅溪草堂里还有一座亭子。那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啊。我们高兴坏了,同行的小记者把双手举平,撅起屁股,我用右手捂住嘴巴,挥起左手往上跳。“咔嚓”!我们的pose被定格了。太好玩了。
最后,我们获得了第十二名,和前十无缘。但浩特叔还是发给我们一人一袋QQ糖做奖励呢。哇,这次活动真有意思啊!
柳市十四小 五4班 郑君逸
上周我又参加了乐报小记者活动,入场须穿古装。去淡溪的车上,我一直在思考:“小记者们会穿什么呢?是长长的裙子,还是裤子?”想着想着,就到了梅溪草堂。
我往里一瞧,一群穿着古装的小记者向大门走去。小记者一一来齐了,我们读了《弟子规》,之后就是游戏时间。
第一个游戏很有趣,在离酒瓶一米远的地方,把筷子投入酒瓶。和我一组的三个姐姐都比我高,所以她们先出马。一个姐姐拿起筷子,很费力地向前投……
最终,我们这组得了第十三名。虽然成绩不理想,但这一下午的开心,却是名次换不来的。
虹桥二小 四6班 赵倩仪
今天大伙儿真靓
仰望车窗外蓝色的天空、巍峨的山峰,看河中清澈的流水中,上周,小记者来到了梅溪草堂。
进入大门前,我换上了汉服,在古色古香的草堂里玩了一回穿越,体验了当古人的滋味。
只可惜还没有当够小古人,团长便让我们去草堂集合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团长请来了张夫子为我们领读《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时间飞快流逝,以至于我沉浸在朗朗读书声中无法自拔。
接下来,要进行分组了。我有点忐忑,就怕没人跟我组队。幸运的是,我和几个大姐姐分到了一起,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后来,大家一起去了王十朋纪念馆,浩特叔叔在这里设置了四个关卡。第一个是投壶,小记者要在一米外的地方把筷子投进去。幸好我们队队员个个手都很长,一伸手,筷子就平稳地掉进了瓶子里。第二个是“打纸牌”,必须用报纸折成的小纸牌,打翻浩特叔叔的纸牌,虽然我们队队员的力气都挺大,但这关尝试了很多次才成功。
第三关叫“Pose我最行”,必须在指定的地点摆出指定的动作。我们一起找呀找呀,在后院的花园里至少穿梭了两个来回,可惜最后还是没找到那个地方。我们问了工作人员才知道,原来率饮亭在梅溪草堂。第四关是最简单的,转十个圈后,在指压板上快速跑过去,再把五个纸杯从下到上排列起来就过关了。
四个游戏项目结束了,本以为我们能得第一,结果名次在十名之外。幸好奖品还是有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玩得不亦乐乎。
这次活动热闹非凡,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小记者活动。跟不认识的大姐姐们一起去完成一项活动,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学习,一起感受蓝天白云下的欢声笑语,一起享受温暖阳光下的自由自在,这种感觉真好。
北白象三小 四5班 林姿含
当一回古人
合作的快乐
上周,乐报小记者来到梅溪草堂,穿上汉服,过了一把穿越瘾。正衣冠,朱砂启智,诵读经典之后趣味游戏就正式开始了。
选好队友后,我们便手拉手飞奔到游戏场地,前面三关我们都轻松完成了。
最后一关是投壶,游戏规则是把12根筷子,投进离我们一米远的酒瓶里,至少投进10根筷子才算闯关成功。这下可把我们难住了,瓶口这么小,怎么才能投进去呢?突然我们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们一起合作,我的队友来投。他的身体使劲向前倾,我在后面用力拉着他,不让他摔倒。筷子对准瓶口,轻轻一投,进去啦!就这样,这关也被我们轻松拿下,合作真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
经过激烈的闯关游戏比赛后,我们以第一名通关,我们都没有想到有这样的好成绩,高兴得又蹦又跳!
蒲岐二小 二2班 蔡晋哲
看古装剧时,你是否想像过自己穿上古装的模样?我想过,还幻想着自己穿上古装帅帅的样子。上周,我有幸过了一把穿越瘾。
当天,穿着古装的小记者,个个精神抖擞。附近的村民见了,直夸我们俊男靓女,他们还以为是哪个剧组过来拍戏呢!其实我们是来参加乐报小记者的“古装趴”活动。
现场的游戏都很好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十朋的一首对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首对联,难倒了一大批小记者呢!我们小组的组员一个个摸着脑袋都不会念。因为不同的读音,句子的意思会完全不一样。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向队员妈妈的手机百度求助。我们终于会念了,我在心中暗暗记住了这首对联。
穿着汉服,我在梅溪草堂飞奔,这种感觉真好。
虹桥二小 三1班 陈嘉铄
穿着汉服在梅溪草堂飞奔
跟着夫子念《弟子规》。梁琳 摄
快乐的小“古人”。朱丽娅 摄
小记者合影。郑浩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