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读图
3  
花样漳州
闽南土楼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2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花样漳州
闽南土楼
2016-12-05

    花样漳州

    闽南土楼

    ■黄瀚

    在刚刚落幕的2016“形象中国·海峡两岸百家媒体聚焦花样漳州”全国新闻摄影采访活动中,来自全国22个省市和台湾地区的280多家纸媒、网媒和新媒体,共133名新闻媒体人齐聚漳州,行走在自然山水间,被土楼风采所折服。

    福建土楼多分布在南靖和永定一带,大多为方形或圆形,有圆寨、五凤楼、方楼等典型结构。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2008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福建土楼虽以生土夯筑,却巧夺天工,安全坚固,防风抗震,冬暖夏凉,阴阳调和,处处洋溢着客家人的聪明才智。

    从整体看,以三堂屋为中心的五凤楼含有明确的主次卑意识,可以肯定,它是汉族文化发源地的黄河中游域古老院落式布局的延续发展,在其群体组合中,只有轴线末端的上堂屋(主厅)采用了坚厚的夯土承重墙。

    方楼的布局同五凤楼相近,但其坚厚土墙从上堂屋扩大到整体外围,十分明显的是,防御性大大加强。

    圆寨,仅就名称而言,已表现出2大特性,一方面,在圆形建筑物中,三堂屋已经隐藏,尊卑主次严重削弱;另一方面,寨就是堡垒,它的防御功能上升到首位,俨然成为极有效的准军事工程。

    溪头土楼夜景。 朱连生 摄

    二宜楼(华安县大地村)。 潘登 摄

    裕昌楼(南靖县书洋镇曲江圩河坑自然村)。 黄瀚 摄

    南阳楼(华安县大地村)。 张爱洁 摄

    升平楼(华安县沙建镇宝山村)。黄瀚 摄

    河坑土楼群(南靖县曲江村)。 张志坚 摄

    二宜楼表演。 黄瀚 摄

    无名土楼(平和县寨河村)。太阳树 摄

    庄上大土楼(平和县庄上村)。 蔡妙容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读图 00008 花样漳州
闽南土楼
2016-12-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