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大拆大整促转型发展
3  4  
他签了首份
拆违协议书
远赴外乡重创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1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横山头工业区
远赴外乡重创业
2016-11-30

    横山头工业区

    远赴外乡重创业

    横山头工业区拆掉的厂房。记者 刘言勇 摄

    ■记者 林伊格

    昨日清晨,大荆镇横山头村工业区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晨雾中,大太线道路两侧紧挨着一家又一家厂房,破旧的厂房顶棚生满铁锈,墙壁上“安全生产、保护环境”几个大字下,醒目地写着红字——“拆”。

    当天9时许,一辆大型挖机在尘土中开进横山头工业区的通达铸造厂,挖机的长臂向天空扬起,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厂房的铁皮顶棚“咣当”掉下,这一声惊飞了两三群野鸟,伴随着漫天飞舞的黑沙,大荆镇横山头工业区的拆违工作正式启动。

    “办了23年的厂子说拆就拆,想想也是舍不得。”通达铸造厂业主郑女士站在一旁,喃喃自语。郑女士是大荆人,当11月中旬镇里的拆违通知下达时,她和丈夫决定将通达铸造厂搬迁至安徽省,一起过去的还有厂里的30名工人。现在大部分生产器械都已运送完毕,就等这儿全部拆除了。“虽说心疼,但这里的环境基础确实不好,也算是配合镇里的工作,只能这样拆了吧。”郑女士说。

    在挖机入场之前,通达铸造厂的工人们已经戴着口罩在自行腾空。他们将厂房内的滚轮、铁棍等物件一点点搬出,偌大的厂房内只剩下废弃的半成品和满天粉尘中刺鼻的味道。成大姐是江西人,在通达铸造厂做杂工,哪个活儿缺人她就干什么,这样的工作她干了七八年。“干这行的,环境差、味道重也没办法,但是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成大姐说。和通达铸造厂一样,横山头工业区内的企业主都有计划将厂房搬迁至安徽、福建、江西等地区,重新创业发展。

    从大太线一路向北延伸至一公里开外,可以发现两边有许多相似的旧厂房,它们清一色披着生了铁锈的外衣,显得落寞又寂静,等待着挖机来访。横山头工业区内,紧挨着的都为铸造业厂房。据横山头工业区拆除工作指挥员介绍,工业区内共有16户违章厂房,拆除面积约220亩,从当天上午开始,工程将持续两天直到彻底拆完为止。

    “这些厂房年代久远,大部分是自行搭建,墙体没有经过设计,存在很严重的安全隐患。”大荆镇一名工作人员指着一家旧厂房说,从厂房剥落的墙体可以看到裸露在外的砖头,破旧的铁板耷拉着,厂房外的地面全是黑压压的沙土,就连附近的农田也成了黑土地,风一吹就是满天黑沙。“横山头工业区企业的普遍特点是能耗大、污染重、产品低端、占地面积大。”工作人员说,特别是铸造厂生产噪音大,开炉冒出的黑烟和滚轮研磨时产生的粉尘都对空气污染产生严重影响,这也成为工业区四周群众最苦恼的问题。

    和横山头工业区相邻的是大荆中学,以一小片黑土地为界限,将学校与工业区分隔开来,但两者的直线距离最近不到七八十米。“早上起床出寝室常常看到工业区方向冒出灰烟,还伴有难闻的刺鼻味道。”高一男生郑文波说,以往,为了防止与刺鼻气味亲密接触,室内不开窗成了学校师生们的习惯。随着工业区方向传来的阵阵挖机工作的声音,横山头工业区的糟糕环境将渐渐成为过去式,违章厂房的拆除也让师生们对学校的环境有了新的期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大拆大整促转型发展 00003 远赴外乡重创业 2016-11-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