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大拆大整促转型发展
3  4  
拆出发展新空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1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拆出发展新空间
2016-11-30

    拆出发展新空间

    ■记者 张孟涛

    “轰”的一声,大荆镇三官庙工业区入口处第一家厂房迎来了它建成12年来的最后一阵声响。铁皮落地,尘土飞扬,离警戒线不远的人们齐齐退后了几步,用手遮住了口鼻。

    “铸造业的污染主要是粉尘污染,气味刺鼻,对人体有害。”大荆镇一名环保工作人员称。

    昨日8时50分许,大荆镇组织人员对三官庙工业区15家铸造业厂房进行拆除。

    这家位于工业区门口的厂房是拆掉的第一家企业,也是第一家签下拆除协议的,占地面积11亩,建筑面积近1.4万平方米。

    厂房所有者曾祖烈除了这处厂房外,在工业区内另有一处占地22亩的厂房。两处厂房皆用于出租,一年可收租金约120万元。

    “我是党员,又是村委会主任,自然要带头。”问及缘何第一个拆除时,曾祖烈如是回答。

    在大荆“大拆大整”专项行动中,像曾祖烈这样的企业主不在少数,他们的心路历程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以身作则 带个好头。

    党员干部以身作则

    在昨天拆除的三个工业区内,三官庙工业区是第一个签订完毕拆除协议的。而三官庙工业区里第一个签下拆除协议的人,便是曾祖烈。

    “在签订拆除协议的工作中,‘第一签’的人是最难的。”大荆镇党委副书记金乐说,曾祖烈身为党员,以身作则,第一个签下协议,让他们都深受感动。

    曾祖烈在11月12日左右签订拆除协议后,这项工作进展迅速,其余企业主也在11月中旬全部签订拆除协议。

    “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这当然是好事情。虽然我们个人承受损失,但对集体来说肯定是有利的。”曾祖烈介绍,他从2005年到2008年,担任三官庙村村委会副主任,2008年至今担任村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这一次,要为大家带个头。

    与曾祖烈类似的还有荆东村党支部书记周智灵、荆南村村委会主任曹小明等,他们都以身作则,践行了身为党员、村干部的担当。

    周智灵和曹小明的厂房与当天进行拆违的兴业路隔着一条东林溪,但也属于三官庙工业区。

    9时30分许,周智灵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厂房正在腾空,不时有工人往外搬东西;曹小明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已腾空完毕,仅有最后四台机械等待运走。

    “这次拆违我们排在后几天,现在抓紧时间运点东西出来,有些实在运不出来的也就算了。”周智灵说,大荆镇已经给了他们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因产品积压较多,至今还未运完,但还是要无条件支持镇里工作。

    道路两侧同时拆除

    兴业路贯穿三官庙工业区而过,铸造造业厂房分布在道路两侧,杂乱无章。沿着兴业路往里走去,越走,刺鼻的气味越重。空气中弥漫着肉眼可见的粉尘,不少路人捂着口鼻经过。

    在兴业路的最北侧,是当天三官庙工业区第二个拆除点。两台挖掘机机械臂不断翻动,薄薄的铁皮被拆落到了地上。

    据了解,2004年“云娜”台风来时,三官庙工业区几乎所有的厂房都被掀了顶,薄薄的铁皮难抵台风的威力。此类私搭乱建的铁皮棚,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电线电路老化、机械设备老旧、铁皮锈迹明显,这些厂都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现场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三官庙工业区占地190亩,违建厂房共15处,生产车间共18个,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

    截至昨日17时,现场共拆除6处违建厂房,8.5万平方米。拆违预计持续三至五天,直到现场的铸造业企业厂房全部拆完为止。

    学校门窗不再紧闭

    章小华在兴业路与环城东路交叉路口经营一家烟酒行。该烟酒行仅朝向环城东路的一扇门开着,朝兴业路的门则开了一半,门上、地上有成片的灰尘。

    “我基本上不在这里做菜,你看楼上的餐厅门都没开。”章小华说,他虽然只租了个店面开店,但房东一家人长年不住在这里。问及缘由,他回道:“灰尘太多了啊。”

    离章小华烟酒行不远,便是大荆中学。下个月24日,它便要迎来60周年校庆。校庆前夕,大荆镇拆除了困扰大荆中学师生多年的横山头、三官庙两个铸造业工业区,这无疑是给大荆中学送上了一份大礼。

    走进该学校南大门,保安室三面窗户紧闭。“还不是因为空气差,灰尘多呗。”保安潘全者说。

    在该学校最北边的宿舍,爬上最高一层,放眼望去,横山头工业区与三官庙工业区就在附近。

    “特别是冬天,北风吹来的时候,北面这几家厂房的烟都飘过来,味道很难闻。”最北边男生宿舍楼的管理员孟刚强告诉记者,这气味越往上越大,特别是六楼,非常刺鼻,为此有很多家长反映,学生大多关门关窗睡觉。

    “今天他们都不生产了,空气一下子就好了很多。不然平时站在男生宿舍旁,气味都很臭的。”孟刚强说。

    该学校与最近的厂房,距离不超过百米。

    该校工作人员卢永顺还曾抓拍过一张“雾锁校园”的场景。卢永顺回忆:“前年有一天凌晨4时多,我到山上拍照,正好碰到了一家企业开炉(中频炉第一次使用),排出的废气飘过来,整个校园仿佛笼罩在大雾之中,到处白茫茫的一片。”

    记者在校园内随机走访了多名师生,他们的抱怨大多类似。“气味很重的。”“寝室里睡觉都要门窗紧闭,不然味道刺鼻睡不着。”“灰色的、黑色的烟经常飘过来。”“烟大的时候,大家都是用手捂着口鼻走路的。”

    三官庙工业区的厂房大多于2003年开建,2004年前后投入使用,长达12年的污染,终于为到了“花甲之年”的大荆中学让了路。

    大荆拆违俯瞰图。汪洋 摄

    11月29日,大荆三官庙工业区,一家企业被拆除。“保护环境”的标语口号一直悬在这家企业的厂房外墙上。 记者 刘言勇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大拆大整促转型发展 00002 拆出发展新空间 2016-11-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