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今日柳市·小城市
3  4  
传承百工文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16年11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传承百工文化
前横文化礼堂落成
2016-11-30

    传承百工文化

    构筑精神家园

    前横文化礼堂落成

    自2013年起,柳市镇相继在各村建设文化礼堂。2014年建成长虹、南山前、马道头、后横、高后、吕庄、前西垟、戴东、楼下等10个文化礼堂,2015年建成花浃、荷堡、蟾东等3个文化礼堂。

    它们不仅是村集体的活动阵地、群众的精神家园,更是柳市的文化地标。长虹的电器文化、后横的工艺美术文化、马道头的慎江船文化、高后的龙缠柱非遗文化、蟾东的蟾河水乡文化……璀璨的民间地方文化,串联起柳市的文化地图。

    今年,柳市镇继续打造文化礼堂,深入挖掘柳市的地域文化特色。目前,前横文化礼堂已落成。

    一方水土

    前横村位于乐清西乡柳市平原东隅,自古以来人多地少。不屈服于命运的前横人走南闯北,自强不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谋取生路,形成了农、渔、工、商、副多业并举,小村庄大世界的格局,“百工之乡”因此得名。

    “泥水匠:解放以来,前横从事泥水行业的有郑岩虎、郑元清等20余人。上世纪70年代,他们远赴湖北、江西等地承揽建筑业务,现在仍有郑元庆等人从事泥水业。”

    “米贩:解放前夕,前横一带建有4家机械化米厂,在米厂的带动下,许多人开始从事卖米生意,俗称米贩。当时有郑祥德等100余人从事该行业。前横米价的涨落成了乐清大米行业的风向标。解放初期,粮食统购统销开始实施后,前横米贩生意开始衰退。”

    在刚刚完成的前横文化礼堂百工展示厅内,记者慢慢品读前横村的人文历史。拢壳、养珍珠蚌、卖木材、做蔑、挑花、做花边、龙船人彩塑、石雕、黄杨木雕、细纹刻纸、做电器配件、生产电动汽车……这些前横村的老行当,如今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前横文化礼堂通过搜集整理,把身边的劳动人、劳动事,通过记忆馆保存、铭记。

    传承记忆

    在乐清市委宣传部、中共柳市镇委等上级部门指导下,前横村于今年5月开始创建文化礼堂,11月完成创建工作。

    前横村按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将前横村办公楼、前横公园、大礼堂等打造成文化礼堂区块,除设三堂(前横讲堂、市民学堂、文化礼堂)、四窗(政策宣传窗、文化礼仪窗、美德教育窗、实用知识窗)、五室(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室、社会调解室、远程教育室)、六廊(历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文艺廊、民风廊)外,还充分结合本村特点,建成历史记忆馆,展示前横百工风采和特色器物。

    除了历史记忆馆,前横公园内设有“百工之乡、活力前横”文化长廊,以及励志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游廊等;前横村灯光篮球场设置了户外文体活动设施,并绘制体育文化墙;大礼堂内,布置有启发意义的楹联、传统文化内容宣传语等。这些完善的活动场地和设施器材,为前横村群众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凝聚人心

    硬件建设是基础,软件建设才是真功夫。

    前横村鼓励村里开展文娱活动。“目前,村里有太极拳协会、志愿者协会、广场舞协会、军鼓队、拔河队、象棋协会等团体。每天早上老人打太极拳,每天傍晚妇女跳广场舞,村里十分热闹。”前横村村委会主任郑志星说。

    据悉,前横文化礼堂在建设之初,就注重组织团队建设,聘请了党支部原书记郑巨高、村委会原主任郑献彬为正副总干事,配备多名人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使文化礼堂不仅建得好,还管理到位,发挥好文化礼堂的功能。

    “根据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点,村里开展文艺演出、宣传讲座、志愿服务、打扫卫生等活动。”前横村党支部书记张荣说,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带动了村文化氛围,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还进一步拉近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产生更大凝聚力。 ■陈清清/文 黄瀚/摄

    营造百工氛围

    开辟活动阵地

    乐享阅读乐趣

    村民精神家园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今日柳市·小城市 00011 传承百工文化 2016-11-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