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盼着这次大拆了 ——铸造厂房全面拆除之前访大荆 ■记者 张全 文/摄 “大拆大整”专项行动不断推进,作为落后产能的大荆镇铸造业,将在此次专项行动中被全部淘汰,企业厂房要全面拆除。行动前,乐清日报记者来到大荆镇,一探究竟。 “一醒来就睡不着” 徐玲英家住在大荆镇西下村,从她家的四楼房子一推窗,就能看到远处的青山和近处的树林,徐玲英十几年来却似乎体会不到这些。让她烦心的是隔壁一家偌大的铸造厂,与自家房子仅3米远,就隔了一堵矮墙和一条水沟,厂里散发出的噪音和灰尘令她一家人躲无可躲。 “半夜里经常传来敲击铸件产品的声音,吊车咣咣咣的声音,吵啊!白天就是一阵阵锵锵锵的声音。铸造厂夜里常常开工,十几年来,我最怕自己半夜醒来,一醒来就被吵得再也睡不着了。”徐玲英说自己不敢早睡,经常熬到深夜十一二点钟才睡下。她的眼睛看起来有些浮肿。 乐清日报记者了解到,徐玲英家隔壁这家铸造厂所在的工业区土地属三官庙村所有,工业区内共有15家这样的铸造企业,占地面积150亩。远远望去,灰蒙蒙一片,大多为生锈的铁皮屋顶。 离这工业区稍远的西下村大部分村居,同样夜里被工厂噪音所困。村民周丘夏等人说,污染太厉害了,“夜里铸造厂把翻砂好的铸件放在大滚筒里面滚,为要去掉铸件的毛边,铁件和铁件互相碰撞,你想想那声音有多响,老远的地方都听得到。” “闻到这味就心情不好” 徐玲英家的窗户一直紧闭,她说只有在炎热的夏季才敞开通风,但通风的结果往往涌进满屋的灰尘和臭气。 时间一长,对家里的卫生她也灰心了。她指着地上的一些小黄沙粒说:“就这样的,反正擦了两天就搞成这样子了,全部都是灰尘。你看看外面,全部都是黄色的铁锈,擦也擦不掉。” 她家三楼的窗台用大理石砌成,窗里面的台面还是正常的颜色,窗外的已蒙上厚厚的一层黄砂。 在大荆镇,像徐玲英这样饱受噪音和臭气干扰的村民比比皆是。离西下村百来米就是大荆三小,周丘夏说村民送孩子上学,迎面而来都是工业区里排出的风沙废气,“戴了口罩,眼睛都睁不开,老百姓都怨声载道,没办法生活下去了。” 西下村村民的担忧和近年村民的死亡率有关。据村民们说,这个村去年和今年村里合起来有10多名壮年、青年人得病死了,原因尚无定论。而据村民们说,过去村里一年只死一两个人,一般年纪很大了。 西下村的南边为三官庙工业区,偏西方向为横山头工业区,大荆中学就处在这两个工业区的犄角,距离只有几十米。乐清日报记者来到靠近工业区一侧的学生宿舍楼内,同样能闻到一股怪怪的气味。 “白天去上课,如果宿舍门开着的话,中午回来,靠近门边的床铺上会落下一层灰。”住四楼的一名男生说,寝室门一打开,烟飘进来,收下来的衣服就会有异味。另一名男生说,因为老闻到异味,自己“一直心情不好”。 教师陈进道在学校里任教有十几年了,他说,近些年通过政府部门的治理,中学附近的环境好了些,比如铸造厂的冲天炉改成了电炉,废气灰尘少了些,但这些工业区毕竟污染颇大,废气、粉尘污染仍然明显,还望早日彻底治理,给师生们一个干净清新的教学环境。 “宁可赚别的钱” 11月中旬,市委书记林亦俊到大荆镇督查“大拆大整”工作时指出,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一拆到底,强力推进铸造业整治”。11月24日,代市长方晖,市委党委、宣传部长刘云峰等到大荆督导时,强调要动员一切力量,营造良好氛围,坚决打赢铸造业治理这一仗。 百姓对此普遍叫好。徐玲英听说隔壁的工业区要拆,不禁喜出望外:“拆了当然好了!我们这里不会吵了!环境就好起来了。”周边村不少百姓原先把地租给铸造厂,希望收些租金,一些劳动力可以到厂里做工赚点钱,但现在他们的想法变了。 西下村原在大荆三小边的两座铸造厂,七八年前已拆掉。周丘夏说:“现在百姓都想通了,宁可不赚这个钱。铸造厂拆了,村民们可以做生意,赚其他的钱。” 大荆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拆迁通知早已送到各铸造厂。11月24日,乐清日报记者走进大荆镇兴业路的一家铸造厂内,工人们还在忙碌赶工。遇到厂里的老板,他一边打手机,一边匆匆说了一句:“还有两天就不做了,都要拆了。” 徐玲英家窗台内外对比。 大荆铸造业工业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