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读书也爱藏书,不大的居室中,专门辟了一间小书房,已藏书两千多册。每天早晚,泡杯清茶,慢慢看书,写写文章,闻着书香感觉很棒。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除了纸质书外,我还通过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读书,我认为这种碎片化阅读有与读纸质书不同的乐趣。 前不久,一个文友给我推荐了一个微信公众号“读首诗再睡觉”。这个微信公众号的功能介绍中这样写道:“订阅我不一定能除皱,但一定可以防衰老。”每晚10时多,这个公众号推送一首配以精美插图的小诗,诗后还附有个性化的解读以及两三分钟的人声朗诵,这是一种奇妙的阅读体验。除了读诗外,公众号还会不定期分享一些聚会、聊天之类的内容,从中能感受到平常人的喜怒哀乐,很接地气。 在“读首诗再睡觉”里,我还多次听到我高中同学李老乐朗诵诗歌的声音,他是这个公众号的忠实粉丝之一。这个同学并非专业诗人,他在长沙从事设计工作,他想在朝九晚五工作之余,为失眠的人静静地读一首诗。 很多人质疑碎片化阅读,甚至诟病其肤浅,其实,碎片化阅读也可以是深阅读。和李老乐交流下来发现,要想给公众号选择合适的图片和配音,需要深刻揣摩诗歌的意向、特点以及诗歌创作的背景,每推送一期,都要将原版诗歌读上几遍,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制作朗诵音频的过程其实是对诗歌进行二次解读的过程,需要朗诵者参与和情感贯注,而这正是一次深阅读的过程。通过读诗,李老乐的诗也越写越好,在圈子里有了一定名气。 最近,我曾就读的浙江某高校也推出了一场“微书”阅读革命:学生组团将原版图书的文本内容与图片、导读语音、视频等多种媒体相结合,将图书的精髓知识通过移动手机端呈现给读者,为读者提供更容易消费的跨媒体“听读”的阅读服务。微书可看、可听,微书之间相互嵌套,结束阅读后还可以点评,通过这一方式,图书馆的原著借阅量显著提高。 移动互联网时代,阅读的内容变得更丰富多元,手段也更多样便捷。阅读是人类求知的本能,读书的目的是通过阅读增长知识,在阅读中不断地思考、想像、提炼,让自己变明智。 阅读应该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不应该赋予阅读更多额外的意义,我想小孩子看漫画绘本和专家学者看研究论文,所获得的愉悦感是一样的,功用性的阅读不可以全盘否定,娱乐快餐阅读也有存在的意义。移动智能终端阅读是大势所趋,如何利用碎片化阅读,以此推动阅读本身,提升全民阅读情怀,才是最重要的。 ■徐繁 读首诗 再睡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