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剑佩 通讯员 金振南 11月初,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白象供电所的10多位员工,来到献血站义务献血。这是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的一个缩影。 近些年来,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主动联系市献血中心开展员工无偿献血活动,并以党员干部带头、员工共同参与的方式,积极号召员工发挥“善小”正能量,展示责任企业奉献社会的良好形象。 据不完全统计,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3年共有100多人参与献血,献血量达4万多毫升。 献血是一种价值 “献血是一种价值,能帮助更多的人。”白象供电所的施天余把献血理解成一种善事。 施天余献血已有10多年,累计献血量达到4000多毫升,2010-2011年度获浙江省无偿献血奉献奖。今年他拿到了一本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和浙江省红十字会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 “半年献一次血,有时候工作忙,我就抽空去献血站献血,没想到已经积累了这么多。”每次不经意的献血行为,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常年累计下来,他都要成为献血达人了。 在多年的工作中,他曾收获很多荣誉,但这本献血荣誉证书,无疑是分量最重的一本。这本证书不仅能让他享受免费游览浙江省境内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旅游风景区等,还能免费乘坐城市公交,更是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是对他善举的肯定。 “我希望一直将献血进行下去,让涓涓细流汇成爱的海洋,让更多人参与其中。”施天余说。 献血成为习惯 “义务献血成为我的习惯,我不会改变这种习惯。”3100毫升献血量,是虹桥供电所陈光财10多年义务献血路的见证。 今年6月14日的世界献血日,40多岁的陈光财一个人跑到虹桥镇的献血站去献血。献了10多年血,他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献血的场景。当时,在乐清献血是稀罕事,献血的人并不多。“我知道乐清有献血的消息,特地坐出租车跑到乐清市人民医院献血。” 他说,第一次义务献血300毫升。“本来要献500毫升,但医生不允许,只允许献300毫升。”此后,义务献血成为一种习惯,也一直坚持到现在。 为了能够提供合格的血液,陈光财坚持锻炼,总是骑自行车上下班。“拥有强壮的体格,才能提供合格的血液。”陈光财说。 争做献血“代言人” “同志们,过两天就要献血了,有献血的跟我来!”柳市供电所党支部书记钱可总会在义务献血前几天,发信息到群里,鼓励更多的同事参与献血。在同事眼中,他就是单位的义务献血“代言人”。 从2001年参加义务献血至今,他是踊跃参与义务献血活动,15年共献血4600毫升,不久前还收获浙江省无偿献血荣誉证书。 “我第一次献血时,同行的只有两三个人,那时候献血是很前卫的,很多人都认为献血对健康有影响。”也是从那时候起,钱可不仅自己参与献血,还积极成为义务献血“代言人”,向大家宣传献血的意义。回想起这十几年参与义务献血的变化,他觉得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献血队伍,越来越多的人在宣传义务献血。 “我身边有20多人常年固定参加义务献血。”钱可还发动身边的亲友参与献血,他的哥哥现在每年都坚持献血。不久前,一个朋友住院需要血液,他还组织好几个朋友一起献血。 电力人踊跃献血 一腔热血献真情 白象供电所工作人员参与献血。章静 摄 献血报名人头攒动。章静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