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要闻
4  
打造更具竞争力
省级工业强市的重要增长极
打好铸造业转型攻坚战
鸭舍变“雅舍” 鸭农轻松了
以山为媒
见证永恒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1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鸭舍变“雅舍” 鸭农轻松了
南岳镇大拆大整推动产业转型
2016-11-17

    鸭舍变“雅舍” 鸭农轻松了

    南岳镇大拆大整推动产业转型

    ■记者 孔丽琴 文/摄

    昨天9时许,在南岳镇大川塘河畔,随着挖掘机轰轰作响,沿岸一排违法鸭棚被推倒。

    看着自家鸭棚被拆除,鸭农吴存新没有抱怨,他说:“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以后养鸭再也不用东躲西藏了。”

    吴存新养了20多年鸭子,由于水鸭养殖污染环境,近年来拆鸭棚的消息不时传来,令他和周围鸭农人心惶惶。养了一辈子鸭子,如果不养鸭能干吗?

    这个问题,也成了区划调整后南岳镇新班子的案头事。

    “南岳镇养鸭历史悠久,仅大川塘河沿线就有6个养鸭聚集点,大型养殖户27户,鸭子数量达12.6万余只。”南岳镇副镇长金振华告诉乐清日报记者,今年初,南岳镇发现畜禽粪便是该镇各水系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于是决定帮助鸭农改变粗放式饲养模式,实现转型升级。为此,南岳镇同市畜牧兽医局等相关部门反复沟通,组织鸭农外出学习,明确了水鸭旱养的思路。

    今年8月,南岳镇投资300余万元,在杏一村建立了水禽生态养殖精品小区。这个占地35亩的生态养殖小区,由6幢生态鸭舍组成,并设有管理用房和污水处理系统。近一个月来,包括吴存新在内的三户鸭农已搬至生态鸭舍内。

    连加坚是第一个响应号召的鸭农,一个月前,将8000余只鸭子转移到了水禽生态养殖精品小区里。

    昨天是南岳镇鸭棚拆违的第一天,附近不少鸭农赶到连加坚的生态鸭舍看热闹。其鸭舍呈长方形,约1200余平方米,由网床隔成上下两层,犹如一套跃层“雅舍”,鸭子在里面活动、休息,产出的粪便通过网床落到栏舍底层。

    连加坚介绍,如此设置,不仅能让栏舍保持干爽,落在网床下的鸭粪还可作为有机肥,出售盈利。由于栏舍建得通透,鸭子喜欢躲在里面纳凉,从而减少活动量,食量也有所减少。如此一来,养鸭场每年可省下上万元的饲料费。

    栏舍内还设置了4条“索道”,用于饲料输送、鸭蛋收集。鸭农每天早晨来收鸭蛋时,只需将蛋筐放在“索道”上轻轻推行即可轻松拾蛋,减少了搬运造成的鸭蛋碎裂的情况。

    每个栏舍外还设有一个污水处理池,养鸭场日常冲洗鸭粪产生的污水,通过下水管道流入化粪池。经过沉淀发酵,这些污水变废为宝成为有机肥。其他污水则流入不远处的虹桥污水处理池进行处理。

    “传统养鸭要靠天吃饭,天气过热或者下雨天,鸭蛋产量会减少。同时有些鸭蛋会掉进河里,造成损失。”金振华说,生态养殖不仅减轻了对天气的依赖性,且减轻了鸭农日常赶鸭、捡蛋的工作量,解放劳动力,提高产量,保护环境,一举多赢。南岳镇正以此为示范点,带动更多的鸭农转变养殖模式,并确保在年内全面完成大川塘河沿岸违法鸭棚的拆除工作。

    南岳镇违法鸭棚拆除现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要闻 00001 鸭舍变“雅舍” 鸭农轻松了 2016-11-1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