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尽雁山水墨情
柳川书画院晋京作品回乡展举行
11月11-16日,“雁荡水墨——柳川书画院晋京作品回乡展”在乐清市文化馆展出。
此次活动由乐清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中共柳市镇委、柳市镇人民政府主办;乐清市文化馆、柳市镇文化站、柳川书画院承办。
专注。
北京之行 收获颇丰
据悉,此次回乡展是柳川书画院走进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后,面向家乡父老所作的总结汇报展,也是柳市镇党委、政府2016年文化建设的重大项目。展览完整地展示了柳川书画院30名成员的以宣传雁荡、宣传乐清、宣传柳市为主要题材的书画作品。
伴随着柳市电器工业大潮自发组建起来的柳川书画院,转眼间已走过30多个春秋,已多次打破自身创下的“纪录”。
今年10月10日,“雁荡水墨——柳川书画院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展出柳川书画院30名成员创作的128幅书画精品。展览不仅是柳川书画院的实力见证,更开启了镇级别社会团体走进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的先河。
柳川书画院在京展出后,其高水平的作品、独特的运作模式引起了众多北京专家的探讨和思考。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刘龙庭、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志纯、国家画院研究员赵力忠、中国艺术研究院李一、著名画家姜宝林等都给出了极高评价。
李一说:“一个镇级的书画院,一个非常高档次的展览。不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是在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柳川书画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作为镇级书画院在全国有典型示范作用。”
王志纯说:“柳川书画院的作品打破了专业与业余的界限。书画家接受自然山水的养育,从自身出发,对自然、社会、生活有很真切的感受,这个才是书画的灵魂。”
姜宝林则说:“希望柳川书画院的朋友继续打破老的模式,创出一条路来。创造创新不是一蹴而就,肯定是一个过程,能迈出这一步就是很大的进步,那时整个画院的水平就要令人刮目相看了。”
如今,柳川书画院共有成员37人。他们凭着对书画艺术的喜爱与执着,传承瓯越书风,力创雁荡画派,成就了“柳川书画”这一地方文化品牌。
回乡展览 更接地气
作为温州模式的发祥地,柳市经济成就引人瞩目,人文精神发展亦齐头并进。30多年前,柳川书画学社、柳市青年音乐联谊会、柳川诗社、文学社、花卉研究会、摄影协会等一批群众组织诞生于这片热土。柳市人一面追求社会经济价值,一面在书画、音乐、文学等艺术领域上下求索。
展览中,有不少富有地域性、时代性、接地气的作品。记者注意到一幅写意人物画作名为《女人街》,作者为柳川书画院老一辈的戴成夫。
76岁的戴成夫笔耕不辍。当日,戴成夫一身便装,一头银发极为潇洒,边观展边与同好交流。戴成夫说:“柳川书画办展览,我希望表现一些柳市的特色。柳市因‘柳树下的集市’得名,我便特意到女人街观察街上购物的人们。另一幅山水画,是我今年去北雁荡羊角洞写生的作品。”
2014年加入柳川书画院的黄晓呈当日亦有作品参展,他师从创院人之一包秀杰。黄晓呈最佩服包秀杰的“数十年如一日”。“在北京时,包老师的魏碑、小楷得到很高评价。这不是一日之功,直到现在,在得到一定艺术肯定后,包老师仍然每天临帖。”黄晓呈说。
从戴、包两人,可窥柳川书画全豹。他们有着不同的事业和身份,戴成夫在家教授绘画,包秀杰曾是柳市镇文化站站长,院长胡万良是企业家……共同的是,他们对书画都有着深深的爱好和迷恋。
当日,温州书画界、收藏界以及书画爱好者等近百人参加开幕式。家住柳市长虹的周奇致拿着相机边观展边拍照。“柳川书画院几乎是陪伴着我长大的团体,看着他们从地方走向全国,我也感到很自豪。”周奇致说。 ■陈清清/文 黄瀚/摄
参展人
金家驥 朱方炎 叶志超 金友乐
赵乐强 胡铁铮 陈浙闽 戴晓球
胡万良 赵挽澜 郑松银 陈景燕
倪集和 包粹华 包秀杰 尚 可
戴成夫 黄约河 黄晓呈 李妙华
尚文光 郑崇星 彭云锋 葛品哲
沈道松 刘顺平 李 鸣
蒋华山 金维七 葛微拉
众评
晋京回乡的柳川书画院一行人,收获了来自家乡父老的热烈祝贺。
乐清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赵乐强:
在中国电器之都,柳川书画院与书画相守几十年,有了今天的成绩,这是相当不容易的。以一镇的体量,到北京办展,盼望带动乐清社会文化共同进步。
柳市镇党委副书记黄衡:
整场展览作品高大上,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有很好的展厅效果。有较强的本土气息,带有明显的雁荡元素、乐清元素,题材主要取源于山海雁荡、人文乐清。
温州籍著名画家阿岛:
柳川书画院成立时间长,学友们30年多来孜孜不倦研习艺术,不断突破自己,坚守的精神令人敬佩。纵览整个温州,乐清的美术力量最为强大,可以说能够媲美地级市。这其中,柳川书画院功不可没。
温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杨秀华:
这批人艺高人胆大。一个镇级社团,一批身处最基层的艺术家,竟然能到首都的殿堂级艺术馆展出自己的作品,真是令人称赞。坦白讲,我十分羡慕。
中雁荡山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金贤(笔名王娜):
我是北京人,现居乐清。乐清最吸引我的就是地灵人杰,山清水秀,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乐清的艺术家能够用手中的笔,书写描画出每个人内心的淳朴和向往。北京平台大,但柳川书画院前往北京办展,气势上一点都不输。上个月北京的评价相当高,直道“卧虎藏龙”。
柳川书画院院长胡万良:
今年,柳川书画院已走到第33年。30多年来,晋京办展是我们的愿望,而今终于实现。希望传达我们乐清人、柳市人的坚韧精神、独特个性,更好地宣传乐清,宣传雁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