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交叉路口首设行人、非机动车等待区 过马路更有底气了 在交警引导下,电瓶车有序停在非机动车等待区。杨海虹 摄 ■记者 杨海虹 通讯员 薛焰 余甘棠 连日来,细心的市民发现,市区伯乐路与旭阳路交叉路口、清远路与宁康路交叉路口、清远路与良港路交叉路口、伯乐路与清远路交叉路口、旭阳路与双雁路交叉路口的斑马线变样了,各个方向施划了专门的行人等待区、非机动车等待区。 昨日,乐清日报记者从交警部门获悉,上述五处交叉路口进行交通标线改造是全市“一区六路十点”交通秩序综合整治活动的一部分。5处交叉路口都位于市区繁华地段,平时人流量、车流量较大。“行人等待区”和“非机动车等待区”的设置,目的是让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各自拥有路权,互不干扰,培养乐清市民良好的出行习惯,优化交叉路口的交通秩序。 非机动车等待区 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 昨日上午,乐清日报记者在市区清远路和良港路交叉口(乐清书城路口)处看到,地面上施划了4个标有“非机动车等待区”的区域。 每个“非机动车等待区”位于斑马线前,是一块用白色标线划出的长方形,里面注明“非机动车等待区”,与斑马线相接延伸,该区域最多可停六七辆电瓶车以及自行车。根据该设置,非机动车等待区从原来的停车线算起,被前置约六七米,可有效提高非机动车的通行效率。 不过,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非机动车等待区”设置没多久,很多市民对功能还不是很了解,所以不少骑自行车、电瓶车、三轮车的市民途经路口时,停在斑马线或斑马线外的白色停止线内。市区交警中队副中队长林贤品在现场看到这类情况后,会及时挥手示意非机动车驾驶员将车子停入“非机动车等待区”。 “非机动车就应该开在非机动车道上,但很多非机动车驾驶员习惯在机动车道上行驶,很不安全。”骑电瓶车的市民金女士在“非机动车等待区”等候时说,在市区交通流量较大的路口设置这种等待区,可以缩短非机动车驾驶员过马路的时间,提高通行效率,对大家来说也更安全了。 民警提醒广大非机动车驾驶员,在路口等红灯时,可将车子停到标示有“非机车等待区”的区域,该区域如果停满了,可停在斑马线外的白色停止线内,切莫随意停在斑马线上,影响行人通行。此外,广大非机动车驾驶员应自觉养成靠道路右侧通行的驾驶习惯,如在非机动车道或交叉路口处逆向通行,会妨碍正常行驶的非机动车,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行人等待区 让市民安全过马路 随后,乐清日报记者来到市区伯乐路与旭阳路交叉路口、清远路与宁康路交叉路口,前者路口施划了4个标有“行人等待区”的区域,后者各路口施划了“行人等待区”和“非机动车等待区”。与“非机动车等待区”简单的白线框架不同,“行人等待区”更醒目些,它是一块黄色的长方形区域,里面标注了“行人等待区”字样。 市区清远路与宁康路交叉路口处的车流量和人流量较大,过马路的行人也比较多。“以前大家等红灯时,没有一个固定的区域,有的站在斑马线上,有的站在非机动车道上,有的站在机动车道上,所以才会混乱。”家住附近的顾先生说,现在交警在路口设置专门的“行人等待区”后,起到了提醒广大市民安全过马路的作用,这几天他观察发现,等红灯时,不少人都自觉站在黄色区域里,这样既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也保障行人的安全。市民张晓辉认为,交警在复杂的交叉路口规划等待区,看着事儿小,但挺人性化。 现场,记者看到部分市民对斑马线上这块黄色的“行人等待区”有点懵,有的站在等待区里,有的站在等待区外。 “市民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我们会加强引导,帮助行人养成文明出行的好习惯。”现场一民警介绍,近年来,市区清远路与良港路交叉路口、清远路与宁康路交叉路口等市区中心路口的交通环境复杂,现有交通组织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车流、人流需求,成为制约交通畅通的“瓶颈”,同时混乱的通行环境也影响市容市貌。此次几大路口都是根据各自不同实际情况进行改造的,通过施划等待区,进一步规范行人、非机动车的通行秩序,从硬件方面引导行人、非机动车辆不要占用机动车道,提高通行效率,解决“中国式过马路”等顽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