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创国卫 你我共出力
2014年底,乐清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六城联创”的战略部署,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被列入联创内容。去年3月,乐清出台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施方案》;去年5月,乐清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创卫办)正式成立,专门负责创卫的各项协调工作。
今年8月,乐清市创卫办向全市征集“乐清市创国卫形象代言人”, 征集对象为工作在创卫一线的市创国卫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城区各街道、社区(村)干部,环卫工人,以及热心创卫、以平凡而感人的行动参与创国卫的市民,可以由部门单位推荐,也可以自荐。最终经过筛选,周伊甸、陈送豹、胡卓仁、陈姿、王家琪、方兴明、赵玉业等7位市民成为“乐清市创国卫形象代言人”。他们中,王家琪是一名热爱环保的小学生,其他人都在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与维护城市卫生文明有关的工作。
周伊甸:让市场环境变好
周伊甸是乐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白象所的一名责任区干部,管理市场秩序、维护菜市场卫生、监督餐饮行业的卫生等,都是她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她说,“做好这些最基础的工作,也就是在为创国卫做贡献。”虽然工作忙碌琐碎,但周伊甸对这份工作充满热情。
平日里,周伊甸都要一大早和同事开着执法车去菜市场巡查。这时的菜市场生意最忙,有些摊主会把东西摆放在摊位外面。周伊甸会劝导他们不要占道经营。菜市场不允许现场宰杀活禽,周伊甸和同事们每天巡视时都会加以监管。
根据规定,从事熟食加工销售的人员,必须做到“三戴一穿”,即戴口罩、手套、帽子,穿工作服;放置食品的橱柜要装上窗纱,做好防蝇防尘措施。但常有一些摊主因为天气热或图方便,没有按规定去做,周伊甸检查时发现了,就会耐心地告诉他们,做好“三戴一穿”既是为了顾客能买到卫生的食品,也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卫生。
相比菜市场,小餐饮店的后厨卫生管理起来更复杂。根据餐饮业食品安全相关法规,从业人员除了要做到“三戴一穿”,还要有健康证。小餐饮店里要安装多个水池,餐具和海鲜、蔬菜等要分别放在不同的水池里清洗,切生食和熟食的砧板、刀具也要分开,以防交叉污染;餐馆里放置熟食的橱柜要安装纱窗和防蝇灯。但一些小餐馆的经营者卫生意识不强,并不严格执行相关的规定。周伊甸说,她和同事在日常检查中一发现有小店卫生不达标,就会不厌其烦地向店主们讲道理,督促他们整改。她平时还经常告诉菜市场的大妈大爷、餐饮店的从业人员,乐清正在开展创国卫工作,请他们自觉做好卫生工作。
周伊甸说,这几年我市菜市场和小餐饮店的卫生状况进步很大,相信只要市民和经营者共同参与创建,我们的市场环境会变得越来越好。 (记者 张丽萍)
陈送豹:管好小摊小贩
傍晚5:30,是大多数上班族下班的时间,但也有一些人却要去工作,这其中就包括陈送豹和他的队友们。
陈送豹,乐清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机动中队副中队长。自从乐清市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以来,为改善城市环境,还路于民,还路于车,陈送豹和他的队友几乎天天在路上巡逻,加班加点成了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每天上班之前、下班之后,是市民们轻松休闲的时光,对陈送豹和他的队友们来说,却是一天中最繁忙的时间。这个时间段,一些有店铺的商贩为揽客,把东西搬到路上去卖;一些流动小摊也冒出来,原本宽敞清爽的一条道路,若不加管理就成了市场。陈送豹说,西门菜市场附近以前乱摆摊情况严重,有时随意乱摆的摊位达几十个,搞得这一带又脏又乱,还影响了交通,周边居民意见很大。
流动摊贩中,很多都是自产自销的老百姓,有不少还是老人,他们把自己辛苦种的果蔬拿出来卖点钱也不容易,所以,陈送豹和队友们在疏导的时候,总是一边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道理,一边也给他们时间,让他们找到售货的去处。现在,经过城管部门的疏导整治,这一带的面貌大为改观,乱摆摊现象很少见到了。
辛勤的付出终有回报。陈送豹说,把这些小摊小贩管理好,就是在为创国卫做贡献。现在,越来越多的市民理解了他们的工作,小摊小贩通过劝导也渐渐提高了觉悟。在执法部门的整治和市民的支持配合下,现在我市的乱摆摊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记者 张丽萍)
胡卓仁:做好环保 助创国卫
在市区清和公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穿着迷彩服的人在捡拾垃圾、打捞河面上的漂浮物。常到此游玩的市民一看就知道,这是中心区的民兵在清理卫生,他们的带头人,就是胡卓仁。他说:“让身边的环境更加整洁,也就是在为创国卫做贡献了。”
胡卓仁是乐清中心城区建设管理委员会人武部干部,负责中心区人武部日常工作和清和公园建设工作。清河公园里常有游人乱丢垃圾,影响了公园的整体形象和环境卫生。从去年起,胡卓仁经常组织民兵对清和公园的垃圾进行清理。他说,民兵穿着军装,活动时易引起市民注意,宣传创卫更有影响力。
从去年起,胡卓仁还开始组织亲子创卫环保活动,组织市民一家人一起捡垃圾。每次举行这种公益活动前,他先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出提议,有相同意愿的亲友会点赞跟帖,再加以转发,愿意参加活动的人和他联系后,再商讨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现在有卫生环保意识的市民已越来越多,他组织的每次活动都会有三四十人报名。他们曾多次在清和公园、胜利塘等游人较多、垃圾也较多的公共场所举行这种活动。
胡卓仁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关注公共环境卫生,并制作宣传标牌,在公共场所放置或张贴,向社会宣传环保理念。岁末年初,燃放烟花爆竹的人很多,既不安全,又对空气造成污染,他就在一些公共场所放置广告牌或标语,劝告市民不要燃放烟花爆行;他还制作了“保护环境”“请勿乱扔垃圾”之类的宣传语,放置在清和公园、中心公园等地。
实际上,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乐清市民开始自发地参与环保行动,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者往往会招来周围人批评的目光,还有人会上前制止。这正说明了乐清市民的环保意识在日益增强。
(记者 张丽萍)
陈姿:愿大街小巷更干净
陈姿,乐成街道南城社区主任。南城社区是老城区,也是商业繁华地带,每次上级部门来乐清检查工作,都要经过这里,所以做好这里的环境卫生尤为重要。相比新城区,老城区一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脏乱差现象。陈姿从2006年开始担任社区主任以来,就一直以做好社区环境卫生为抓手,开展一系列活动。她动员南城社区共建单位的志愿者一起参与环保活动,和这些单位组建了“南城社区共建群”,社区里要举行大扫除等清洁卫生活动,就在群里告知各单位,发动共建志愿者“认路”清扫。一般情况下,共建单位对自己办公场所附近的路段,都会积极“认领”参与清扫。这种活动的常态开展,对周围居民的环保观念起着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
去年,为创国卫,南城社区成立了“夕阳红”志愿者队伍,这个队伍由年龄较大的居民代表自发组成,基本上该社区每条路、每个巷子里都有一名代表参与。这些志愿者隔三岔五地在社区大街小巷巡视,一发现有人乱扔垃圾,就上前劝说当事人,或者自己动手捡拾;碰到无法清理的卫生死角或大面积垃圾,就告诉社区,由社区组织志愿者或环卫工人清理,保证了路面的洁净。
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南城人,陈姿了解南城的一巷一弄,也对这里充满了感情,她不愿看到这里有污垢存在。每天上班前,她都会在社区的大街小巷走一圈,如果发现哪个路段有卫生问题,就联系此路段的负责人,让其尽快去解决,并将结果及时汇报给她。她自己更是带头清洁周边环境卫生,看到附近有垃圾必去捡拾,大雨天也不例外。
陈姿说,乐清的每一条路就如同我们身体里的血管,血管干净了,人体才会健康;把每条路打扫干净了,才有益每个市民的健康。
(记者 张丽萍)
方兴明:乐当“健康使者”
方兴明是乐成街道西象社区卫生服务站负责人,为社区居民体检、解答居民健康问题的咨询、指导健康生活方式,这些都是社区卫生服务站最基本的工作。从医20年,方医生成了社区居民最信任的“健康管家”。方兴明说,让社区的居民积累更多的健康知识,就是在为创国卫做贡献。
2012年,他参加了一次公益活动:跟随志愿者去城北,为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做健康体检。这次活动,让他意识到,乐清还有不少偏远地区医疗条件匮乏,对医疗人员的需求很大。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方兴明的日常工作就已经非常繁忙,从那时开始,他还将越来越多的业余时间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常到偏远地方,为那里的人开展医疗服务,传播健康知识。
“能够用我的专业知识,为群众做点事情,为创国卫做点事情,我觉得很有意义,再辛苦也值得。”他说,参与了多年公益活动,觉得送医下乡除了为当地居民做好身体检查和治疗外,还要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只有认识提高了,生活质量才能真正提高。
(记者 蔡甜甜)
赵玉业:
坚守环卫岗位11年
每天傍晚,在市区建设中路到建设东路,匆忙的人群中,有一个高大的身影来回于这段道路。他手持扫帚,埋头仔细清扫垃圾。夜色渐渐深了,他还在坚持工作,直至次日凌晨。他是乐成环卫所的一线环卫工人赵玉业,他说,把大街小巷打扫得更干净,就是为创国卫贡献力量。
赵玉业是安徽人,来乐清已经快20个年头,环卫工作也已经干了11年,他见证了乐清城市面貌的变化。“道路越来越宽,绿化越来越多。”老赵说,“这么美的环境,我们要维持好,不然可惜了。”
这两年,乐清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加大了对环境卫生的投入。环卫所也加派力量,全天候分时段安排人员清扫路面、保持卫生。赵玉业作为一名拥有30年党龄的老党员,主动承担了最辛苦的夜间清扫工作。一年到头,每天晚上至少在路上来回四趟,清理周边垃圾。凌晨下班时,路上已经没有行人了。
“累是肯定的,但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为创国卫做事情,开心呢。”老赵说,在乐清这么多年,这儿已经成为他的第二故乡。让他欣喜的是,这些年,市民的素质也普遍提高了,尤其是年轻的一代,看到他在扫地,都会自觉地把手上的垃圾扔到垃圾箱或者垃圾车里。
说起做创国卫代言人的职责,他说,今后除了要更用心地做好本职工作外,还会发动身边人爱护环境、共同参与创国卫行动。“乐清是我们共同的家,需要我们一起爱护。”他说。
(记者 蔡甜甜)
王家琪:
创卫小小兵
乐清市实验小学五(7)班,有一支“王家琪卫生小分队”,这支小分队有8名成员,他们是班级卫生“小卫士”,教室里有什么地方不整齐、地上有废纸屑,他们都会及时出动清理。他们的小队长就是12岁的王家琪。“保护好我们周围的环境卫生,这也是为创国卫做努力。”王家琪说。
在王家琪还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经常带她去参加捡垃圾活动。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她也喜欢上卫生环保活动。三年级开始,每周日,她都会跟随国学班的老师和同学,去参加卫生环保活动。不仅外出捡垃圾,让外面的环境更整洁,她还开始在家主动帮助父母打扫卫生。“看着打扫后的房间干净清爽,我就会有小小的成就感。”王家琪甜甜地笑道。
说起成立小分队的故事,她告诉乐清日报记者:“一开始,我看到教室里的图书有点乱,就向老师自荐帮忙整理,老师就叫了几个同学帮我一起整理。”她还和同学们一起制作可回收利用的借书书签,既方便书本管理,又环保低碳,这支“王家琪小分队”也由此成立了。队员们分工合作,负责教室及学校公共区域的卫生。
“现在我们全市正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虽然还是小学生,但我们也要尽己所能,参与其中。”王家琪说,她要从自己做起,不乱扔垃圾、不破坏环境卫生,还要宣传创国卫知识,发动身边的人参与。 (记者 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