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仁乡石施坑村也是乡村一日游的计划景点之一。据村民说,该村的后山有一条大峡谷,谷底除了多处瀑布,还有十四个水潭,该村因此曾叫十四潭村,后改为石施坑村。智仁乡政府为发展旅游业,修建了从村口到峡谷口的简易观光道路,于11月底建成。 进入峡谷,我们被这里的美丽风光所震撼,车岭古道是当年大荆的老百姓到黄岩的必经之路,如今虽已失修,但古道仍在。元代建造的车岭古桥仍然完好,桥下流水叮咚响,犹如天外飘来的仙乐,我们便把这条溪命名为琴溪,这条古桥便叫做琴溪古桥。 我们把琴溪峡谷分为五个景点: 车岭古道:该景点以历史古迹车岭古道的一座石桥为核心,面积300平方米,四周小溪依着山体的自然落差形成若干条瀑布,风景特别优美。 车岭竹海:智仁的竹子一是食用,如小岭村就建成省级食用笋基地;二是建材林,比如这里的竹子虽然茂盛,但却不好挖,所以只能当建材使用。 该景点以竹海著称,500多米古道都在浓密的大竹林里穿过,偶尔有松鼠跳跃其间,增添了不少乐趣。 百丈岩:百丈岩是十四潭峡谷的中段,这里两边山峰对峙,形成一个山门,峡谷最窄处只有二丈多宽,右边的悬崖峭壁高约数十丈,俗称百丈岩。 十四潭:峡谷中由于水流湍急,自然形成了无数个水潭,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粗粗数来,不止十四个,由于考虑到忠于历史,我们把它叫做十四潭。 翠潭最为有名,潭面较大,潭水较深,还有自然瀑布,景色也比较优美,这里潭翠林也翠。 娃娃潭最有历史,潭中有很多娃娃鱼,叫声如婴儿啼哭,当地老百姓就把这里叫做水鬼潭,实际上这是娃娃鱼的叫声,我们便把它命名为娃娃潭。 峡谷中有很多自然形成的瀑布,有的如珠,有的如线,有的只有丈余,有的几十丈。百丈瀑最为壮观,百折瀑最为婉娩,如一条细线,曲折而下。 胜利坦:胜利坦在十四潭景区尾部,四周地势平坦,竹林密布,村里在这里做了许多条竹凳供大家休息,村民们也把山货拿来卖给游客。这里从一条小道往上几十米就是公路,这几十米有些难走,很陡很陡,所以在这里休息一下实在太重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