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了外卖2小时未送到 家住市区铂金湾花园的郑先生是网络外卖的忠实粉丝,由于不怎么会做饭,他常利用外卖APP点餐。 “铂金湾花园距离市区比较远,可点的外卖不多,所以我也不挑,能点什么就点什么。”11月8日10时左右,郑先生在手机上下单了一份鸡排饭,之后就在家耐心等待,网上写的是40分钟可送达。 郑先生先在家处理了工作,之后又上网浏览了新闻,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于是到手机上按下了催单。不一会儿,卖家发来信息,称外卖已经送出。郑先生得到反馈后便继续等待。 又过了半小时,外卖还是没送到,郑先生只好根据外卖上的号码,给店家打了电话。店家称外卖员送餐的电瓶车路上没电了,需要晚一点才能送到。再过了半小时,郑先生已经要出门工作,无奈下只能取消了点单,饿着肚子出门了。 柳市的陈女士也因为在网上订外卖遇到了让人“心焦”的事。昨日中午,因为下雨,陈女士为家人在手机上点了5份炒饭,可外卖迟迟不送达。期间催促多次,店家称中午太忙,会尽快送出。“孩子饿坏了,等不住,只好要求退单,可是退单后,在13时,炒饭还是送来了,我已经吃过午饭了。”陈女士很生气,可是又不知道怎么办,只好付钱收下了这份外卖,晚上加热吃掉了。 吃坏了肚子谁负责 上周末,家住丹霞路的孙先生请朋友来家里吃饭,于是在手机上找了一家炒菜店,点了许多家常菜。外卖的品相不错,可是客人吃完回家后纷纷拉肚子了,这让孙先生很郁闷。 他致电那家炒菜店,质问是不是油不好或者是东西不干净,不然为何客人全都闹肚子。可对方不承认,坚称自己的食物没有问题。孙先生不知如何维权,虽然生气也只好作罢,表示以后请客时,只能自己多费工夫下厨了。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虹桥的张女士身上,而且她遇到的情况比孙先生更严重。上个月,她通过微信点了一家私房菜的几道特制菜,可在吃的过程中,发现菜里有钢丝球。“这家店可能卫生不达标,我微信联系对方,可是对方称那道菜可以免费,其他的菜钱要照付,可我觉得这不是小事,要求对方赔偿。”张女士说,对方便开始推脱,商量到最后,对方直接不回话了,过了几天将她拉黑名单,她再也找不到人说理了,只能自认倒霉。 遇到问题可以投诉举报 服务不到位、食品安全没有保障……网络外卖的问题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然而有网友表示,这些问题虽然确有存在,但是不能“一刀切”地扼杀这样跟随时代潮流新理念的平台的出现。网上点外卖,确实方便了生活,大部分人还是受益的。市民希望在一些新出台的法规法律约束下,网络外卖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了解到,乐清市市场监督局一直以来持续对小作坊、食杂店、餐饮店等重点场所进行检查,对环境卫生等突出问题进行整治,督促市场主办者落实管理责任,改善市场经营环境。 自10月1日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正式实施,要求网络订餐企业必须“亮证亮照”经营。 有关工作人员也提醒广大市民,网络订餐时,可查看认证商家的营业执照、店铺环境、餐饮图片等,根据这些情况,选择符合规范的餐饮店订餐。此外,遭遇特殊天气时,订餐要尽量提前,预留足够的送餐时间;订餐前要了解外卖店家是否具备餐饮经营资质,尽量选择自己熟悉、卫生状况良好的餐馆进行订餐,并向店家索取且留存消费小票或发票等相关凭证;若发生消费纠纷或食品安全问题,应及时拨打96315消费者维权电话维护自身权益。 网上订外卖 别忘了看“证” ■记者 郑露露 这两年,如果你想在就餐时叫点吃的,再也不用费劲找名片打电话,只要打开手机外卖的APP,动动手指就可以搞定了。 如今“互联网+外卖”越来越火爆,外卖APP如雨后春笋般接踵而来,各大商家为了“争宠”,也费尽心思地秀出五花八门的营销手段。但是便利之外,网上订外卖仍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 自10月1日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正式实施,要求网络订餐企业必须“亮证亮照”经营。在此提醒大家,若发生消费纠纷或食品安全问题,应及时维权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