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建设:城市转型先行官
——“五市六城建设”之乐清市市政园林局篇
■记者 郑瀚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环境综合治理、交通道路畅通等民生社会事业发展的先行官,一座城市的有机更新、转型发展,离不开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和服务。
近年来,乐清市持续深入推进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着力建设工业强市、港口大市、旅游名市、现代都市、活力城市,市市政园林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五市六城”建设的战略部署,切实做到“服务发展、市政先行”,确保各项中心工作落地落实、顺利推进。特别是深入贯彻“五水共治”工作“治污治源、水岸同治”的战略方针,深入开展岸上截污工程,有力推进了城镇污水管网等设施建设。
近两年建成污水管网
相当之前十年总和
碧波荡漾,水间的美人蕉、芦苇迎风飘荡,鱼跃其中泛起一池涟漪……在虹桥污水处理厂,所见的是这样一幅生态和谐的景象。如今,该处理厂二期工程已经完工,日处理能力已由原来的1.8万吨增加至4.6万吨。
“我们采用生态组合塘处理工艺,采取‘竖向’‘多层多级’的模式将污水妥善处理,确保这些污水在入河前得到净化。”污水处理厂负责人陈云介绍,自这里投入使用以来,主要服务虹桥、石帆、天成、淡溪、蒲岐、南岳、乐清湾港区等片区,有力保护了这些地区的水资源环境。
同时,虹桥污水处理厂厂区逐步打造成一个生态公园,融入到了城市园林中,环境综合整治效果凸显。这正是近年来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尤其是狠抓污水治理的一个缩影。
“近两年,我们累计建成各级污水管网1050公里。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在之前的十年里,全市建成的污水管网差不多就这个数,换而言之,近两年建成的污水管网相当于前十年的总和,充分体现了为全力推进‘五水共治’工作,我们所下的决心和工作的力度。”市市政园林局局长张金财动情地算了一笔账,全市污水处理量现已达13万吨/日,比两年前增加了近7万吨/日,意味着每天少向河道排放7万吨的污水,这无疑是为河道治理和“五水共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随着张金财的介绍,全市污水设施建设的壮丽长卷缓缓展开:
市污水处理厂8万吨/日规模和虹桥污水处理厂1.8万吨/日规模已超负荷运行;大荆污水处理厂5000吨/日规模已投入运行,现每天处理污水量约1000吨;清江污水处理厂3500吨/日规模已经建成,现正在设备调试;虹桥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新增2.8万吨/日已完成,现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6万吨/日。
市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现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工作,正在编制预算文件进入施工招投标阶段,今年12月份将开工建设;大荆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现已确定施工单位和设备供应商,11月底将开工建设。
……
与此同时,乐清出台了《乐清市污水集中处理管理办法》、《乐清市城镇污水管网设施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并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在线监控平台,在各泵站、管网节点设置46个监测点,对水位、PH值等进行在线采集,并对虹桥污水厂6大水质指标进行在线监控。对于已取得排水许可的全部排水户,市市政园林局则通过建立一户一档,进行日常动态管理,切实保障了污水处理的成效。
翁垟污水处理厂
成乐清首个PPP项目
记者了解到,乐清市翁垟污水处理厂PPP项目特许经营协议签约仪式,11月1日上午在乐清市行政管理中心会议中心人大议事厅举行,乐清市市政园林局局长张金财、德力西集团执行副总裁胡成虎、浦华环保控股公司副总裁杨明勋在协议书上签字。翁垟污水处理厂成为乐清首个PPP签约项目。
乐清市翁垟污水处理厂选址于翁垟街道三屿村规划经七路东侧、环翁北路北侧,项目占地139.4亩(含20米河道绿化带),工程总设计规模12万吨/日,分二期建设,一期工程按6万吨/日规模设计和安装设备并运营,兼顾远期。污水处理工艺采用多级A/O生态组合塘处理工艺,尾水排放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项目建成后,将分流目前由市污水处理厂处理的乐成、城东、城南、翁垟、盐盆等街道和乐清经济开发区范围的城镇污水,对改善乐清市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程投资估算2.38亿元,采用PPP投资建设中的BOT模式,由中国德力西控股集团公司和浦华控股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承担建设、运营和移交。该项目以单一来源采购、协议谈判的方式,从《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评价》、《项目实施方案》到《特许经营协议》的签订,经过三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历经半年多时间的谈判磋商,最终完成签约,标志着乐清第一个PPP项目成功落地!
创成省级园林城市
绿化美化洁化升级
2015年11月,乐清成功创建浙江省园林城市,是近年来市政园林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五市六城”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全面提升行业管理水平的又一大亮点。
近两年,乐清新建了中运河景观绿带、胜利塘河景观绿带、胜利河景观绿带等绿地,新建改造26个滨水公园,市区初步构建起“一环两横三纵”绿化格局。特别是今年以彩化美化为抓手,积极开展绿化美化示范路建设,完成对清远路、二环路、四环路等道路绿地改造,改造面积近3万平方米,进一步丰富了道路绿地植物配置,丰富季相变化。同时,积极开展优质文明公园建设,对中心公园进行提升改造,并完成东塔公园、云浦公园照明亮化提升工程。
同时,全市深入推进、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体系,实现生活垃圾收集行政村覆盖率达100%;今年新采购6套8吨移动中转站和11套中转站除臭消毒设备,城市环卫保洁工作实施全时区覆盖,统一保洁时间、统一保洁质量、统一考核要求,市容环卫稳步提升。今年,还修复桥梁桥台跳车问题约6000平方米,更换窨井约500余套;改造积水点共33处,其中改造完成旭阳路高架桥下雨水泵站,解决了旭阳路高架桥下道路逢雨必涝的历史,道桥维养工作扎实有效。
此外,乐清市还按照“就近消纳、定点消纳、统一处置、资源可利用”原则,推进建筑垃圾、泥浆消纳场建设。
瓶装燃气安全管理
走在全省前列
切实做好瓶装燃气行业安全管控,事关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这也是市市政园林局紧抓不放、常抓不懈的一项重点工作。如今,乐清市瓶装燃气便民服务点建设、实名制销售、二维码管理等工作措施都走在温州乃至全省前列。
今年1月11日起,乐清在全省率先推行瓶装燃气销售实名制工作,并于7月1日起在全市全面推开,截至目前全市全部68家燃气经营单位全部实施实名制销售,已经实名制登记总数275860户,实名制登记数达100%。从7月份开始,在原有条形码钢瓶基础上,乐清在温州地区率先推行最新型的二维码钢瓶管理制度,确保发挥其全程跟踪、追溯与管控功能,目前全市条形码钢瓶和二维码钢瓶总数达到了216383只。
今年,还全面加强了瓶装燃气市场的专项执法力度,查处燃气行业的各类违法行为160多起,其中查处合法燃气企业69家次、打击无证燃气经营点100个、暂扣违法钢瓶2423只,行政拘留44人,刑事拘留28人,暂扣非法运输车10辆。
此外,市政园林部门着力抓好“最后一米”安全保障,发动10家瓶装燃气储配站,以村为单位,联合镇街、村、社区的力量,对区域内用户钢瓶软管、减压阀、灶具等设施进行地毯式普查,由瓶装燃气储配站出资对质量不过关的软管进行免费更换,对存在问题的减压阀、灶具要求用户及时替换,彻底消除“最后一米”的安全隐患。其中,护航G20期间共检查和替换了1.5万余家居民用气户户内的老旧、不合格燃气胶管和减压阀。
虹桥污水处理厂花园式景观。
中心公园(资料图片)。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记者 刘言勇 摄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市市政园林局提供
一级管网7.5公里
建成区完成绿地面积52.26公顷
全市累计定点消纳建筑渣土600多万立方
消纳建筑泥浆150万立方
二级管网58.7公里
今年1-10月,污水管网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3.58亿元,
累计建成各级污水管网409.2公里
三级管网343公里
按照乐清市污水管网工程总体规划,今年乐清市城镇污水管网建成454.7公里,计划新增污水收集量约1.6万吨/日
明后两年内,继续建设约800公里的污水管网,实现全市城镇污水管网的全覆盖,污水收集与处理总量达到19万吨/日
截至目前
新建10座滨水公园
新建垃圾中转站4座
新建城市二类以上公厕31座
维护造道路面积2.4余万平方米
维护造人行道面积约2.2万平方米
完成90公里的排水管网的疏通
年初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