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科普·卫计
3  4  
中科院科学家
进校讲“科普”
脚踏实地的“农民技师”
脊灰麻疹疫苗
查漏补种开始啦
从41家同行中脱颖而出
在大自然中接受治疗
你了解银屑病吗?
下载“小豆苗” 预防接种更方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乐清网视 | 返回主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1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脚踏实地的“农民技师”
——记云助家庭农场场长卢云助
2016-11-02

    ■记者 张丽萍

    每天清晨,乐清市城东街道牛鼻洞村的卢云助老人都会骑着摩托车来到他承包的农田里转上一圈,仔细观察庄稼的生长情况。年近七旬的老人精神矍铄,庄稼什么时候要施肥、是不是该除虫了……他一看就知道。

    科学种植  扩大农场规模

    与共和国同龄的卢云助一生都没离开过土地,从小就跟父亲下地种田的他,说起“庄稼经”头头是道。1992年,卢云助承包了村里的92亩地,办起了“云丰农场”。过去在农村,种田一般仅够温饱,周围有人嘲笑他太傻了,没听说种田能赚钱的。卢云助不理睬别人的闲言碎语,一心种自己的田。

    虽然读的书不多,但卢云助视野开阔,有很强的现代意识,他知道现在种田不能只靠蛮力,而要靠科学。他向农业局专家求教,选择优质稻种,第一年便获得好收成。接着,他不断扩大农场规模,在2005年至2011年间,最多时他和两个儿子一起承包了1200亩地。后来两个儿子相继自立门户,分别有了自己的企业,卢云助便减少了土地承包面积,这几年一直维持在500多亩。2013年,卢云助将农场改名为“乐清市城东云助家庭农场”。

    机械耕作 助力农场发展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耕作机械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农田里,农业机械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一辈子种田的卢云助不仅是机械化普及的见证人,也是农业机械的积极推广者。对于机械化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便利和安全,他深有感触。他说,过去农民除虫喷洒农药,要将装满农药的喷壶背在身后,存在农药泄漏的危险。喷洒农药的人在田间喷洒一圈下来已汗流浃背,剧毒农药渗透进人的后背时,往往不被觉察。农药渗进皮肤已很危险,如果喷药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回家再喝点酒,就会致命。以前对雇来喷洒农药的工人,卢云助总是再三嘱咐他们注意。每天喷完药后,他都要他们每人喝下一碗绿豆汤、服下两颗“阿托品”,以防万一。2008年左右,卢云助听说有高压泵除虫机械,马上就四处打听购买。最早那台高压泵是从路桥买的,花了五六千元,后来又更新为功能更好的进口泵。这种机器一天可为150多亩稻田除虫,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安全性高。

    插秧机、拖拉机、收割机、烘干机……卢云助的农场有全套的农业机械设备,他很爱这些宝贝,感慨多亏有了它们,种田省力多了。不过,这些机械虽然省了人力,成本却不低,维护也很花心血。卢云助说,由于是在田地里操作,这些机械损耗很快,维修费用又高,换一颗螺丝钉都得50元,所以大修不如更新。像收割机、插秧机之类,基本上两三年就得更新。一台机械的价格低则数万,高则十几万元,幸亏有政府补助,否则还真难以负担。他指着几台烘干机说,这是2010年更新的,这个“三久”牌子是目前最好的,一台价格14万元,当年他买了3台,每台自己出资4万元,其余都为政府补助。这种烘干机一次可烘干1.7—1.8万斤稻谷,让他再也不用为晒谷发愁。为了安置这些三层楼高的大家伙,卢云助花20多万元搭建了一座棚屋。

    卢云助说,政府部门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很大,除了在购买机械、收购粮食等方面给予种粮大户补贴,在承包农田上,村里也给予他很大优惠。他承包的农田的灌溉用水、土地翻耕等都是由村里负责,粮食丰收后,一亩地只需给农田出租方300斤稻谷。

    积极投保 减少天灾损失

    种田是看老天爷脸色的活,乐清自然灾害多发,天灾导致庄稼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并不鲜见。卢云助很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自农业险种推出以来,他每年都为农田投保,乐清水稻、油菜花、小麦的第一单农业险都是他保的。虽保费有国家财政补贴,但卢云助说,即使没补贴,自己也会投保。多年来,每逢他的农田因台风遭受或大或小的损失时,保险理赔都让他能睡上安稳觉。

    赠米助困 展现公益情怀

    说到底,种田依然是很辛苦的事。卢云助现在种有330亩单季稻、200亩双季稻,还间种小麦等其他作物,一年到头,基本上都在农田里忙活,也就岁末年初休息个把来月,每年正月十五后,就要开始修拖拉机、换镰刀、换机油、准备种子,以备春耕。虽然忙碌,但卢云助却乐在其中。由于科学选种、科学种植,他的农场在收获季节总是金灿灿一片。为此,他先后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浙江省农村科技示范户”等,并成为农民高级技师。农场也先后获称“温州农业龙头企业”“科普示范基地”等。除了这些农业方面的荣誉,卢云助还多次被各级部门评为“慈善老人”。从十多年前开始,他每年都向乐清各地的爱心施粥点、敬老院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赠送大米,一送就是一吨两吨的,有时还附送蔬菜、蛋、油等,同时他还经常向公益事业捐款。多年来,共送出多少大米,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卢云助说,采用农场承包的规模化种植方式,是以后粮食种植的方向。种粮要讲效益,更要讲质量,生产出优质大米,是他办农场的初衷和目的,这一点,以后也不会变。

    (请图片作者告知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奉上稿酬)

    脚踏实地的“农民技师”

    ——记云助家庭农场场长卢云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乐清日报 科普·卫计 00006 脚踏实地的“农民技师” 2016-11-2 2